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點燈]-大梵天

B16-          大梵天
                             
         「天」是「提婆」(Deva),亦稱「素洛」(Sura)。是光明、清淨、自在、最勝之義。
        其一,指六道的「天道」,是六道中最上最勝妙之果報,指包括欲界六重天或六欲天和色界、無色界諸天,即四王天至非想非非想天等等,是修人天善法眾生所生的。通常經論中所指的「天」,是指「天人」,而不一定是方處;其二,指「淨天」,是斷煩惱、清淨無垢,如聲聞預流果至辟支佛諸聖者所生之「天」等。 
        聖嚴師父說:「佛教的經典中,通常把神稱之為天。分為三等:下等的貪心重,中等的瞋心重,高等的傲慢心重。一般民間信仰或多神信仰的對象,相當於貪心偏重及瞋心偏重的神。一神教的對象,則多瞋心偏重及傲慢心偏重的神。若從他們無不鼓勵人去惡向善,並為人們解除困境的觀點看,無不是正道;若從他們尚有貪、瞋、傲慢的性格來評斷,則又無一不是邪道了。所以雖可作為臨時的求助對象,畢竟不是究竟的可皈依處。因其若有貪、瞋、傲慢,不但不出三界生死,而且尚不能出欲界的煩惱範圍。」(禪的生活P124)
        「梵」者清淨之義,為離淫欲之色界諸天的通名,此天離欲界之婬欲,寂靜清淨,故稱「梵天」,就是佛教二十尊護法天神之首「婆羅賀麼」(Brāhmā)。也是色界「初禪天」的天主「大梵天」,亦稱「大梵天王」,名「尸棄」。「梵天」是六趣中最上最勝妙之果報;也是斷煩惱、清淨無垢,如聲聞預流果至辟支佛諸聖者所生之天趣。
        「梵天」原為古印度的天神,創造世界之神,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佛教引為護法神。印度教三大主神是:護持神「毘瑟紐」(Visnu)、破壞神「濕婆」(Siva)、創造神「梵天」(Brāhmā)。
        〈大智度論〉和〈大毘婆少論〉將「大梵天」分為「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三天。「大梵」為君,「梵輔」為臣,「梵眾」為民;《長阿含經》則加「梵身」為「四天」。
        據經論載:每逢有佛出世,「梵天」必最先來請轉法輪者,釋尊降生時,大梵天王手執白拂前來護法,並與帝釋天長侍佛側,並同受佛陀付囑。〈智論〉說:「斷婬欲天,皆名為梵天,說梵皆攝色界,以是故斷婬行法名為梵行,離欲亦名梵,若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
        事奉「梵天」(如婆羅門者),志求梵天之法者稱「梵志」。〈瑜伽倫記〉說:「梵者西國音,此翻為寂靜,謂涅槃也,志是此方語,志求於梵,故云梵志也。」民間外道有所謂梵天之后妃「梵天后」之說,猶如民間信仰的天母、王母娘娘等,此並非佛說。〈大日經疏〉說:「梵天后是世間所奉尊神,然佛法中梵王離欲,無有后妃。」「梵」在梵語既是「清淨、光明、離欲、自在」的意思,也就是說:此天離欲界之婬欲,寂靜清淨,既為「梵天」,如何會有「后妃」?
       逢有佛出世,與「大梵天王」一起最先來請轉法輪的「帝釋天」,是「六欲天」中忉利天之天主,是佛教的護法天神,名「釋迦提桓因陀羅」(Shakra devānām Indra),略稱「釋提桓因」,漢譯為「帝釋天」或「天帝釋」。〈法華義疏〉載:「釋提桓因者,具足外國語應云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為能,提桓為天,因陀羅為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稱會天心,故為能天主。」〈大智度論〉載:「昔摩伽陀國中有婆羅門,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第二天上,摩伽婆羅門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以此三十三人故,名為三十三天。」將天帝人格化了。
                ──  
行者果燦 合十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