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點燈]-經律論《三藏》

D2-         經律論《三藏》
                                 ──  行者 果燦 ──

        《藏經》原指佛所說一切「經、律」,後加入佛的弟子及後世高僧的論著,成為「經、律、論」,故稱《三藏》,是「一切經」的總名。《三藏》嚴格可分「聲聞藏」和「菩薩藏」兩類。

        「聲聞藏」是所謂「小乘藏」,是南傳巴利語的四部《阿含經》(Āgamasūtra):包括《增一阿含》(Ekottarikāgama)、《長阿含》(Dirghaāgama)、《中阿含》(Madhyamāgama)、《雜阿含》(Samyuktāgama),亦包括《毘奈耶藏》,或稱《毘尼藏》,即《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一切有部律》等,以及《阿毘曇》,也即〈六足論〉及〈發智論〉等等。

        〈大智度論〉卷第一百說:「有人言。如摩訶迦葉將諸比丘在耆闍崛山中集三藏。佛滅度後。文殊尸利彌勒諸大菩薩。亦將阿難集是摩訶衍。又。阿難知籌量眾生志業大小。是故不於聲聞人中說摩訶衍。說則錯亂無所成辦。……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佛在世時無有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羅比丘持毘尼比丘持摩多羅迦比丘。修多羅者是四阿鋡中經名。摩訶衍中經名修多羅有二分。一者四阿含中修多羅。二者摩訶衍經名為大修多羅。……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等在修多羅經中。以經大事異故別說。是故不在集三藏中。」
        龍樹所指《三藏》,是指聲聞「結集」的《阿含經》,加上小乘薩婆多部諸論等。「摩訶衍」漢譯為「大乘」。 
        [修多羅(經)比丘,持毘尼(律)比丘,持摩多羅迦(Mātrika,論)比丘。]

        「菩薩藏」是「大乘藏」,包括北傳梵語系諸「經、律、論」。龍樹認為「大乘」是在別處另行「結集」的,是「大乘法」、「摩訶衍法」,有別於「聲聞法」。 
        「經」是「修多羅」(Sūtra),包括釋迦世尊住世時一切言教;「律」是「毘奈耶」(Vinaya),亦稱「毘尼藏」,包括釋尊住世時所制,和釋尊入滅後弟子們發展的一切戒律;「論」是「阿毘達磨」(Abhidharma),亦稱「阿毘曇」,漢譯為「無比法」,是弟子論師的論著。佛陀早期的弟子,在佛陀入滅前就有根據佛陀的「經律」而以自己的悟性理解,到外地代佛傳法,故當時雖還未有《三藏》之名,而確實已有「經、律、論」三種性質的聖典。
        佛經最早傳入中土的時代,古來有不同說法。傳說在西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2年),大月氏國使者「伊存」出使西漢,向「景盧」口傳了《浮屠經》,此經為佛陀的本生故事及一些基本佛理,景盧筆錄成書,流傳至西晉末東晉初亡佚。「浮屠」也就是「佛陀」(Buddha)的異譯。如果《浮屠經》的傳說屬實,應該是中土第一部佛經。另一種說法:西元65年,東漢明帝夢見全身發金光的人,故遣察愔、秦景去西域求法,於西元68年迎天竺攝摩騰、竺法蘭二僧,以白馬馱經來華,並建「白馬寺」安置兩僧譯經。攝摩騰所譯《四十二章經》為中土最早佛經,而「白馬寺」為中土第一座佛教寺院。
        我們現在見到的「佛經」,其一是佛入滅後第一次結集時,佛的弟子們背誦,經過口口相傳四百年,後以巴利文記錄下來的南傳《阿含經》,這是最原始的佛經,基本上是佛陀親口說的;其二是在佛入滅五百年前後,古印度的高僧論師發掘整理,以梵文記錄下來的大乘經典和高僧論師論著等等。
        佛教從印度北傳至中國、藏、蒙、日本,南傳至錫蘭、泰、緬甚至歐美,佛教聖典也從原來的巴利文和梵文翻譯成各國語言文字,故有漢藏、藏藏、蒙藏、滿藏和其他藏經。其中以漢譯卷帙最浩翰,版本也最多。據考,中國最早刻印佛經始於南北朝梁武帝(西元502年)時,凡五千四百卷;北宋太祖開寶五年(西元972年)所刻《金銀字佛經》;南宋理宗嘉熙三年(西元1239年)所印《宋藏》,一千四百二十一部,五千九百十六卷;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西元1277年),經二十七年刻印成的《元藏》,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明成祖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經五年刻印成的《北藏》;明神宗時,密藏禪師發願於萬歷十七年(西元1589年)所刻《明藏》,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清雍正十三年(西元1735年),經三年刻成的《清藏》;日本大正十一年至昭和九年(西元1922-1934年)編成的《大正藏》等。近年北京整理編印了以《趙城金藏》為底本的《中華大藏經》和台灣編印的《佛光大藏經》等等。今後當然還會整理出版很多的「藏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