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點燈]-外力的審判和業力的牽引

G4-        外力的審判和業力的牽引
                                                   ──  行者 果燦  ──

        世上很多宗教都有「最後審判」的說法,而且大多數宗教都認為人死後是由他們的天神做「審判」,好人判昇天堂享受快樂;壞人就判下地獄受處罰。佛法是講「因果法則」的,佛教沒有一個主宰一切的「神」,所以也就不會有外力的所謂「審判」;佛教認為「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罪業各人消」,人犯了罪是靠自身的「懺悔」,也就是自己「審」自己。
        我們在生時的一切所作所為,稱為「造業」,「業」的種子都藏在我們自己的「業識」中,除非你已經證道斷了煩惱,解脫生死出了三界,否則你的「業力」就會牽引你趣向六道輪迴中。佛菩薩是不會「監控」和「審判」人的,佛法認為沒有任何外來的力量會「審判」你,所以你的未來完全操控在你自已手裡。例如你在生時發了菩提心,修了善業,救生做了善事等等,你的「善業之力」就自然會牽引你往生佛國淨土,或上生「天界」享天福,或至少再生為「人」;相反,你做了殺生損人,造孽不孝的惡事,你的「惡業之力」就會牽引你下生「畜牲」、「鬼道」或「地獄」受苦報。所以佛法認為,將來「審判」你的,是你自己的「業識」,也就是說,是你自己在生時的所作所為決定了你的未來。這也就是佛教的「因果法則」,也是構成了生命的連續性和「再生」的因緣。佛教是講「因果」的,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依業受報,既造了業,依業力的牽引,因此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的苦海之中而難以自拔。
        佛教認為「一切唯心造」,所謂「業」,也是唯心所造,人死之後,「神識」解脫了色身的束縛,「心」變得輕靈清晰,自然就會有某些特殊的能力(神通),會對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清清楚楚。一方面對自己一生學佛持戒修善充滿信心,一心向著諸佛淨土;另一方面,對自己一生所作過的錯失,心生強列的懺悔心,很難寬恕自己,會強迫自己去補償。雖然這一切,都是唯心所造,但在你未證道之前,一切似乎是實實在在的。
        上天堂下地獄,假設稱為「審判」也無不可,但「審判」你的是你自己的「心」,上天堂下地獄的也是這個「心」。所以在生時如何去馴練自己的「心」,非常重要。一個學佛持戒修善的人,時時處在慈悲的心態,甚至在睡夢中,也會記得自己在持戒修善,死了以後,其中陰身必然向著善道;相反,一個無惡不作,充滿戾氣的人,甚至在睡夢中也想著販毒殺人放火,也時時刻刻算計人和防備人,死了以後,其中陰身必然向著惡道。沒有任何外力能夠左右一個人的趣向,除了他自己的「業力」,他自己的「心」。
        中國的老人家勸人向善時,總喜歡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就是說,會有「神靈」監控你的一切所作所為,提醒你千萬不要行差踏錯。但佛的教法並非是如此的,佛法認為,無始以來,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種宗教信仰,甚至沒有任何信仰,只要他還未脫離三界,人活著就有七情六慾,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就會產生厭欣心,有「厭欣心」就會有愛、恨、情、仇,就會產生貪、瞋、癡、慢、疑等等,因此他的任何身、語、意就必然會「造業」。既造了業,必然要接受果報。造善業得善報,造惡業得惡報,除了他自身的努力,沒有任何其他外力可以改變此因果定律。所以,這尊「神明」不是身外的,而是你自身的「業力」。
        除了主導的「引業」,人的一生,還包括宿世殘餘的諸多其他宿業,這一切諸「業」,雖非主導,卻對來世的壽命長短,貧富貴賤,身體強弱,甚至諸根是否具足等等,起一定作用,引現代的說法,是可以主宰你來世的運程和 DNA。雖然 DNA 是屬於「色」的範圍,是你現世父母的遺傳因子。但是選擇和牽引你的「神識」投生在現世這一位母親,而不是另一位母親懷裡的卻是你自己的「業力」。此類相倚於「引業」的其他諸業,稱為「別報業」。如果來世果報圓滿,則稱為「滿業」,而「引業」則稱為「總報業」。
        一世又一世,「業」猶如江河水那樣不間斷的注入「業識」這個「心湖」中;同時,在因緣成熟時,「湖」裡的「水」也會不間斷的通過下游的江河流出去。但「業因」一般不可能一次過同時遇因緣而成熟,那好比不斷有水注入的「湖」,不可能一下子就排乾一樣。因為「業因」和「業果」的比重,既好像流水一樣,是不間斷的、連續變化的,不會一成不變。所以行者就可以利用「釜底抽薪」的方法,去切斷那「業因」的「洪流」。「解脫道」的法門,就是為了切斷「業」的「洪流」。
        泰國佛使比丘說:「貪、瞋、癡的止息就是業的終止,那就是心中煩惱的止息。」故「當一個人止息了貪、瞋、癡,業便止息了。」(一問一智慧P66)如果沒有了「業因」,當然不會再有「業果」,「湖」裡的水都沒有了,「湖」當然就不復存在了,這在佛教稱為「轉識成智」,是轉凡夫「煩惱」的「業識」,成清淨的佛的「智慧」了。到那個時候,斷除了煩惱,諸漏已盡,明心見性,到那種境界,「五蘊皆空」,「苦」已止息,「再生」已止息,不再生就不會有死亡,不會再流轉生死了,不再受生死的支配,解脫生死,出離三界了。 
        人類不是一直在尋求「長生不老」之法嗎?「轉識成智」之後,你何止是「萬歲」,已經「不生不滅」,不再有壽限了,何止長命百歲?已「長生不老」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