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點燈]-佛性

H4-                佛性
                                  ──  行者 果燦  ──

        「佛」是「佛陀」(Buddha),意思是「大覺」,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漢字的「佛」字,從「人」,首先肯定了佛陀是人,是覺悟了諸法實相,也就是覺知宇宙原理的人。「佛法」在無始以來原本就存在,並非釋迦牟尼世尊自創。佛陀降世人間的目的,僅是因為不忍眾生沉淪苦海,是為給世人指點迷津,為普度眾生脫離苦海而來。故《維摩詰經》中諸眾香菩薩來至我們此娑婆世界後,見到我們此地球眾生情況如此的惡劣,讚嘆釋迦世尊的功德:「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香積佛品第十
        《法華經》〈方便品〉載:「舍利弗,雲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大般涅槃經》說:「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知不見。是故應當勤修方便斷壞煩惱。」
        《涅槃經》又說:「佛性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因所作非無因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無相。非有名非無名。非名非色非長非短。非陰界入之所攝持。是故名常。善男子。佛性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法即是常。」又說:「一切有為皆是無常。虛空無為是故為常。佛性無為是故為常。虛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無為。無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無為。無為者即是常。」
        「佛性」(Buddhatā),指佛的本性,佛的本來性質,本來面目。也就是(漢譯經典中的)真如、法身、法性、實相、實性、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等等,同體異名。是一切眾生皆原本具有的自性,成佛的可能性,成佛的種子,就是隱藏在眾生的煩惱身中的,原本清淨的如來法身。《壇經》稱為「自性」、「本心」、「本性」,六祖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華嚴經》說:「佛性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同經載,世尊成道之時,便說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涅槃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就是說:一切眾生本具佛性,只是被煩惱惑業覆蓋而無法顯現。《般若經》說:「心性本淨,客塵所染」。「客塵」指後天的,外來的煩惱。《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雖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然必當成菩提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菩提。」這裡指的「眾生」,主要是指人類,每一個人,不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內心深處都具有「佛性」,終究都能夠成佛。 
        「佛性」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外力所能給予的,更不是修來的,無始以來,佛性就一直生生世世和我們在一起,如《涅槃經》說的「常住無有變易」。所謂修行學佛,就是為了去除煩惱塵勞,顯現佛性。每個人都有佛性,佛性原本存在,從理論上我們也已經知道佛性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不見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廬山中。」因為佛性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所以看不見,此其一;其二,佛性太純淨了,就好比太純淨的空氣和水,純淨得透明了,所以看不見;其三,佛性太深廣了,太奧妙了,太不可思議了,超乎想像,甚至到我們覺悟時還無法相信它;其四,我們凡人的佛性,給太多的塵埃遮蔽了,從一出娘胎,我們已帶來不少累世的業,在這大半生,又不斷造業,不論是善惡無記,這些「業」都好像厚厚的灰塵那樣,把純淨的佛性給遮蔽了;其五,更為重要的,是人類無始以來的愚昧所產生的執著,「死不改悔」地執著,理論上明知道灰塵下面的就是佛性,卻留戀現狀,執著不肯把灰塵抹掉。以上五點,是對迷者說,悟了以後,可能發現,噢!原來佛性是如此的平常簡單直接清淨寬容,一點也不神秘,不深奧,原來世界是如此的寧靜明亮安詳舒暢,自己早就應該是這樣的。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大悟以後興奮的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心性」或「佛性」,在藏傳佛教稱為「明光」或「光明」。「明光」或「光明」,是包含死後心性光芒的體驗,將會展現為聲音顏色和光能,此境界稱為「法性中陰」(西藏生死書P142)。藏傳佛教認為,在人身死亡的一剎那,神識解脫了肉體的束縛,「佛性」會有顯現的空隙,這個時刻,藏傳佛教稱為「地光明」,是指死亡時的心性顯露。因為在未證道者,其神識是帶著累世的業障的,並未完全解脫,故其佛性一剎那的顯現,只好像短暫的開悟,一時的明心見性,並非究竟。藏傳佛教就以平時修持的功力「透過禪修建立並穩定心性」(西藏生死書P328),抓住和利用「塵勞遮蔽中的佛性」此一剎那的空隙,以達到死後「開悟」和「解脫」的目的,所以藏傳佛教非常重視死亡。索甲仁波切說:「當身體死亡時,感官和微細的元素都會分解,接著是凡夫心死亡,瞋癡等一切煩惱也都跟著死去。最後,不留下任何障蔽真性的東西,生時遮蓋覺悟心的一切都分解了。當時所顯露出來的,是絕對性的本初地,它有如純淨無雲的天空。這稱為『地光明』或『明光』的顯露,意識本身溶入廣袤的真理。」(西藏生死書P326)他們把此稱為「認證心性」。
        顯教並不認為解脫肉身束縛的死亡,可以同時解脫一切煩惱和業障,這是顯密的分歧之一。但密教的這種理論,可以使人不僅不害怕死亡,甚至會向往死亡,把死亡看成是一種解脫的機會,這對凡人的確可能是好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