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法數]二乘

二乘:
「二乘」指「聲聞乘」和「緣覺乘」。
佛親口所說之教法是「聲教」,親聞佛之「聲教」,聞佛說「四諦」之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覺悟者,稱為「聲聞」(Shrāvaka)。「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人至阿羅漢果,速者三世遲者六十劫。因為必聞佛親口說,佛滅度後,已無此法。
「緣覺」(Pratyeka buddha)指根機敏銳,於無佛住世時,因宿世因緣獨出智慧,自行觀十二因緣法而悟道者,或觀諸法生滅飛花落葉等因緣而自行悟道者,依緣得覺,故稱「緣覺」。因為是不靠他人,是獨出智慧,故亦稱「獨覺」。
「緣起法」是「緣覺乘」的觀法。「緣覺」和「獨覺」由凡人修至阿羅漢果,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
「緣覺」和「聲聞」皆是小乘的極果,是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的「阿羅漢」。「緣覺」依梵文 Pratyeka buddha 音譯為「辟支迦羅佛陀」,故亦略稱為「辟支佛」。經論中通常提到佛陀住世時或住世前,古印度有一種行者稱為「仙人」或「五通仙人」者,那便是無師自通,修學有成的緣覺辟支佛。
聖嚴師父說:「這二乘 (指聲聞緣覺) 是自求了生死,自求入涅槃的,他們絕對厭離人天的生死道,所以不願再來度眾生,不能稱為菩薩,也不能成佛。」又說:「小乘或二乘的解脫道,也是菩薩道的共通法門,菩薩不修解脫道,那便不是菩薩道而僅屬於人天道,所以小乘的解脫道稱為三乘的共法。」(正信的佛教P152-153
「聲聞」從凡人修至其最高果位阿羅漢果,共分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分一向一果,總稱為「四向四果」,亦稱「四雙八輩」。「向」是方向,是正在朝向其果位邁進之意。正在斷惑而未盡為「向」,已斷盡為「果」。
第一,「須陀洹」(Srota āpanna)意為「預流」或「入流」,即指斷盡三界見惑煩惱,為初入聖道之流。是須陀洹向須陀洹果,又稱預流向預流果,是修行「聲聞乘」的最初果位。
第二:「斯陀含」(Sakridāgāmin)意為「一來」,即須於欲界天上人間各往來受生一次。不僅須斷盡三界見惑,更須斷欲界前六品思惑(思惑又稱修惑)。是斯陀含向斯陀含果,又稱一來向一來果。
第三:「阿那含」(Anāgāmin)意為「不還」或「不來」。即是不再來欲界受生,此位不僅須斷盡三界見惑,更須斷盡欲界九品思惑。是阿那含向阿那含果,又稱不還向不還果。
第四:「阿羅漢」(Arhat)意為「不生」或「應供」等。是斷盡三界見思二惑,解脫生死永入涅槃,不再來受生。是「諸漏已盡,生死已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聖者。是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以上所提「九品」指「九品惑」,或稱「九品煩惱」。三界共有九地,而每一地各有九品之惑,故三界九地共有八十一品之惑。斷欲界九品中之前六品為二果「斯陀含」,斷盡欲界九品為三果「阿那含」,斷至二界之七十二品以上者為四果「阿羅漢」。再詳細分別,每一品又可分為無間和解脫二道,「無間道」又稱「無礙道」。
關於「九品」,各經論有多種解釋,就淨土信仰來說,因為三界有九品,故相應的淨土也有九品之別,也即指往生淨土有九個差別: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稱為「九品淨土」。
另據〈法華玄贊〉〈大乘義章〉〈法華嘉祥疏〉〈法華文句〉等論典,認為聲聞和緣覺互有同異,如指聲聞根性鈍而緣覺利,聲聞分四果而緣覺唯一果,聲聞神通狹而緣覺廣,聲聞觀四諦而緣覺觀十二因緣,聲聞依師而緣覺不依師等等,其他大致相同。
小乘見道以前有七修行位,通稱「七賢位」或「七方便位」及「七加行位」。包括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煗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等,共七修行位。也有把前三位稱「三賢位」,後四位稱「四善根位」或「四加行位」的。見道前稱「賢位」,見道後稱「聖位」。「七聖位」包括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等七位。聲聞緣覺二乘的行法為自調、自淨、自度,是二乘自利的三學。
〈大智度論〉載:「乘福德皆為自調自淨自度,持戒是自調,修禪是自淨,智慧是自度。復次,自調者正語正業正命,自淨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見正思惟正方便。」
經論中常說,菩薩和聲聞辟支佛同樣斷盡煩惱見到諸法實相,為什麼說菩薩可以成佛而聲聞辟支佛「不會成佛」,或起碼不會立即成佛?
《佛說處處經》說:「佛辟支佛阿羅漢。是三人法同行異。佛者為覺意。辟支佛為見因緣知。阿羅漢坐禪乃知。辟支佛為因緣見生死相。自守不敢離行。從見因緣得道。故為辟支佛。……辟支佛先世為菩薩五百劫。身已有三十相。無二相不及佛。不及佛者。無善權方便故。……阿羅漢自斷苦不斷他人苦。佛本行自斷苦亦斷他人苦。是故不相及。」
羅什在〈大乘大義章〉說:「菩薩入三解脫門要先立願,學觀如已心則厭離,唯不取其證,我學觀時非是證時。以如是之心入無漏者,終不證也。又人言:菩薩先以二因緣故不取其證也。一者,深心貪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於眾生中大悲徹於骨髓,不欲獨取涅槃。雖知一切法中涅槃無為,但以時未至故,是名菩薩,於眾生中大悲之至,所謂得涅槃味而不取證也。」羅什解釋說:「如王子雖未有職,見小職位,觀知而已終不貪樂,當知別有大職故。菩薩亦如是,雖入小乘法,未具足六波羅蜜十地菩薩事故而不作證。」(第十七章)
聲聞辟支佛斷盡煩惱,見到諸法實相後,因對人世間有很强烈的厭離心,馬上就證入「涅槃」,不再回世間了,這稱為「取證」或「作證」。而菩薩因有普度眾生的願心,同樣是斷盡煩惱見到諸法實相後,因還有「願心」,有「任務」未完成,不會即刻證入涅槃,故說「不取證」或「不作證」。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不證品〉說:「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摩訶薩不應空法作證。世尊。云何菩薩住空法中而不作證。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我今學時非是證時。」「證」而「不取證」,這便是菩薩乘和聲聞乘的區別。 
必須留意,以上所說為聲聞法。

(另見[名相8畫]之「阿羅漢」「7畫」之「辟支佛」條及「法數」之「二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