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法數]四依

四依:
「四依」指「四依法」,此最主要是作為學佛求師的標準。凡人初學佛,必須拜求明師(注意,是「明」,不是「名」),明師不易求,拜錯師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誤入邪道。
近年華人社會出了一些自封為「大師」、「上人」、「活佛」者,斷章取義,假借佛和佛經的名,有些甚至宣稱自己「比佛陀還大」,引得其信徒每天對著其坐在塑膠製的蓮臺上,背面打燈制造光環的掛像跪拜,搜刮了不少信徒的血汗錢,自己跑到外國享受豪華生活去了,卻讓其愚癡追隨者為其「圓滿」擋災,實在可悲。
其實只要略識佛法者都知道,自二千五百年前釋尊入滅以後,至到未來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之前,在我們這個地球世界是不可能有佛「住世」的,那來滿街的「活佛」?
聖嚴師父說:「假如有人,不論僧俗,不論佛教徒或外道徒眾,自稱是佛菩薩的化身,他若不是想以大妄語來博取利養、恭敬、妄自尊大的名位,就是鬼神、外魔附身、顯異惑眾……從佛教的史傳所見,只有釋迦世尊是佛,尚沒有第二人自稱是佛的例子。如果自稱是佛,不論是佛的甚麼身,都是大妄語,要不便是鬼神附身的現象。」(學佛群疑P208)
無佛「住世」不等於世上無佛,只是佛不以「佛」的身份出現,至少在彌勒佛下生之前,以「活佛」自居,是不如法的。
要辨別是否佛法,除了依「三法印」,就是用「四依法」。
「四依法」包括:「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法不依人」:不論說法者何人,顯何種相,凡夫或外道,只要其所說法契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符合緣起法因果法,就可依;否則,就算其表面現「佛」身之相,或自稱「大師」「上人」「活佛」,但所說不契佛理,都不可依。佛教歷史上有不少依法不依人的例子,例如姚秦時著名佛經譯師鳩摩羅什,少年時在故鄉龜茲拜盤頭達多法師學小乘,後在莎車遇龍樹的傳人須利耶蘇摩,改學大乘,使其佛學造詣遠超小乘,回國後,其小乘老師頭盤達多反拜鳩摩羅什為師學大乘。
「依智不依識」的所謂「識」,是對六塵而起的妄想之心,是凡人的學識聰慧;「智」是聖者和佛的智慧,也是可與佛法契合的,本身的佛性。
「依義不依語」的「語」是語言,言說不一定正確;「義」是指中道第一義,是真理法則,非語言可說清楚,是不可思議的。語是「指」,義是「月」。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指經典中有「了義經」有「不了義經」。凡直接透徹究竟的說明了真實法義,說明中道實相之義者,稱為「了義」;凡不直接,未盡而以漸次的方便法說明法義,稱「不了義」。宣說「真實法義」的經典是「了義經」;以「方便說」的經典是「不了義經」。
〈大智度論〉卷第九說:「應依法不依人,應依義不依語,應依智不依識,應依了義經不依未了義。依法者,法有十二部,應隨此法不應隨人。依義者,義中無諍好惡罪福虛實故,語以得義,義非語也。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指而不視月。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視月?此亦如是,語為義指,語非義也。以是故不應依語。依智者,智能籌量分別善惡,識常求樂,不入正要,是故言不應依識。依了義經者,有一切智人佛第一,一切諸經書中佛法第一,一切眾中比丘僧第一。布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天,如是等是了義經。如說法師說法有五種利:一者大富,二者人所愛,三者端正,四者名聲,五者後得涅槃,是為未了義。云何未了?施得大富是為了了可解。說法無財施而言得富,得富者說法人種種讚施,破人慳心亦自除慳,以是因緣得富,是故言未了。是多持經方便說,非實義。」
《大般涅槃經》說:「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是四法應當證知。……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出世護持法者。應當證知而為依止。何以故。是人善解如來微密深奧藏故。能知如來常住不變。……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聲聞。法性者即是如來。聲聞者即是有為。如來者即是常住。有為者即是無常。善男子。若人破戒為利養故。說言如來無常變易。如是之人所不應依。……依義不依語者。義者名曰覺了。覺了義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滿足。滿足義者名曰如來常住不變。如來常住不變義者即是法常。法常義者即是僧常。是名依義不依語也。……依智不依識者。所言智者即是如來。若有聲聞不能善知如來功德。如是之識不應依止。若知如來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應依止。若見如來方便之身。言是陰界諸入所攝食所長養亦不應依。是故知識不可依止。若復有人作是說者。及其經書亦不應依。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於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
《禪法要解經》說:「行者依了義經。不依非了義經。了義經者。若能依義。一切諸經皆是了義。義畢竟空不可說相故。是以諸經皆是了義。若不依義。是人於諸經皆不了義。所以者何。以無深智。隨逐音聲故。是音聲實相亦入深義。俱不可說。是名分別了義經不非了義經。復次。行者依智而不依識。何以故。行者知是識相。從因緣和合生。無有自性。無色無對不可見。無知無識虛誑如幻。如是知識相。識即為智。是故依智而不依識。行者雖復生識。若識若智而不生著。知識如相。識即為智相。以是智相為眾生說。復次。行者依法不依人。何以故。若佛法中實有人者。無有清淨得解脫者。而一切法無我無人。但隨俗故說有人有我。以是故。行者依法不依人。所謂法者諸法之性。法性者無生性。是無生性者畢竟空。是畢竟空者不可說者是。何以故。以語說法。法中無語語中無法。語則是無語相。一切語言非語言相。以是故。經說。無示無說是名佛法。行者以天耳聞諸佛法。若人若法不生著見。若分別二相非為佛法。若無二相則是佛法。」
《自在王菩薩經》說:「自在王。菩薩依於義不依語。不離語入義心聽法。云何名入義心。不墮空義見無相義見無作義見。是名入義心。菩薩以是入義心聽法。依於義。是義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又。自在王。菩薩若能如是聽諸佛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義經者。一切諸經皆是了義。以依義故。一切法不可說故。菩薩如是名為依了義經。若人於一切經不能如是依義。是名不了義。……自在王。菩薩於諸佛所聽受法時。依於智不依識。何以故。菩薩知識虛妄。如幻離相。無性無色無形無對不可識。如是知識相即名為智。不名為識。菩薩依智故不隨識。知他識亦不是識。是故不著。……菩薩於諸語中依義不依語。義者於一切法正智。云何正智。謂不可說義是。此義在語中更無異聲。從本已來離諸相故。是名為義。不應離語依於義。語中等相即是義。能如是知名義無礙智。」
《大寶積經》〈菩薩藏會〉說:「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四依趣善能具足。何等為四。所謂依趣於義不依趣文。依趣於智不依趣識。依趣於了義經不依趣不了義經。依趣於法不依趣數取趣者。……舉要言之。如來所演八萬四千法藏聲教皆名為文。諸離一切言音文字。理不可說是名為義。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趣於義不依趣文。……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善巧了知諸有言教數取趣義。是名為識。此不應依。諸有言教如法性義。即是於智。此應依趣。……所言智者。於五取蘊。識不安住。諸蘊遍智是名為智。此應依趣。所言識者。謂能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如是了知則名為識。不應依趣。若有說言四種識住。識不安住。此則名為識之法性。若於法性不雜亂智。是名為智。則可依趣。……諸菩薩等善能通達即如先說所有廣文。是則名為不了義經。如是廣文不應依趣。即如先說所有廣義。是則名為了義經際。如是廣義則可依趣。……若諸經中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數取趣者意生摩納婆作者受者。又說立有種種受蘊無有主宰。如是言教名不了義。不應依趣。若諸經中說空無相無願無生無起。亦無出現無有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者無數取趣者及三解脫門。如斯言教是名了義。則可依趣。……若有依止數取之見諸所緣法。如是之相名數取者。此數取見所緣法住性之法性。如是相者是名為法。……復有一數取者出現於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悲愍世間。為諸天人義利安樂。如是數取。所謂如來應正等覺。舍利子。如是一切數取名言。如來依世俗諦為眾生說。若有眾生於此言教起於執著。如是等類不應依趣。何以故。如來欲令於彼正依趣故。佛薄伽梵說如是法。汝等依趣諸法實性。無宜依趣彼數取者。」

(參閱前面[法數]之「三法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