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法數]八識

八識:
「八識」就是「第八識」。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緣起緣滅生滅無常,此生故彼生,此滅則彼亦滅。從物質界至精神界,萬法都是如此。除了已解脫生死和自主生死的阿羅漢和佛菩薩外,一切凡夫眾生都在死生之中浮沉,輪迴於六道之間。而牽引我們往返六道的,是自身不停變易的「業識」。原始佛教認為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中的第六識「意識」(Mano vijnāna)。而北傳佛教,特別是唯識法相宗等,把此第六意識的功用更加詳細的分出成第七識「末那識」(Manas vijnāna),和第八識「阿賴耶識」(Alaya vijnāna)。「阿賴耶識」又名「阿陀那識」(Ādāna),譯意為「執持識」,是「心識」名,執持之義,此識執取維持善惡之業因,以及有情之身體使不破壞。
《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微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第六識能對前五識所接觸的外界起判斷和識別作用,故亦稱為「了別境識」。第七識又稱做「意」,是心靈深處的思維活動,有思量之義,故「末那」亦稱為「思量識」。為區別於「六識」中第六識的「意識」,故直譯Manas為「末那」。「阿賴耶識」梵文的意思是「藏」,故亦稱為「藏識」。前七識所薰習的一切善惡業之種子,均含藏於此「識」中。因能顯現一切的境界,故亦稱「顯識」,因能含藏生長萬有的種子,故亦稱為「種子識」,是有漏無漏一切有為法的根本。此「識」能變現萬有,唯識學認為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故稱為「阿賴耶緣起」。
聖嚴師父說:「第八識是一切業種業因的倉庫,這個倉庫的總管是第七識,搬進搬出是第六識,製造作業是前五識。」(正信的佛教P46-以下引號內皆聖嚴師父語)也可以說,第七識管思維,第六識管指揮。這倉庫的貨物是不斷的藏進搬出,搬出藏進的。「藏進去的是行為影響心裡而印入心田,稱為業因或種子,搬出來的是心促成行為而感受行為,稱為業果或現行。」從過去世到現今到未來世的因果迴還,「都不出於這一種子而現行與現行而種子的律則,因此而構成了生命的連貫與生死的相續。」搬入的業因和搬出的業果,是剎那不息地變易的,凡人一個念頭,就可以促使業因業果的變動。
「業因」和「業果」,就好比流水一樣川流不息,正因為如此,所以就可以利用某種方法去改變和截斷此一連續性,這便是佛教行者修持的功夫,佛教稱為「解脫道」。因為江河的水流,必有個源頭,流水才能川流不息,如果有辦法截斷水源(斷了無明煩惱),江河就再沒有水可流(沒有了造作之業),江河也就不再成為江河(沒有業的種子可藏,「業識」也就不復存在),這在佛教叫做「空」,這過程稱為「轉識成智」,也就是轉煩惱成清淨智慧。「開悟者與佛陀和衆生一樣,依然具有並且使用第六識。他們記憶、推理、思考、學習,唯一的區別在於:澈悟的人不執著於自我,擺脫了貪瞋癡慢疑,沒有自我中心,他們的分別意識已經由煩惱轉變成智慧。」(禪的智慧P74)凡夫以「業識」輪迴六道,悟了空性,也就是證悟了諸法實相,轉識成智,就可脫離三界,不再輪迴生死了。「不過,第八識被否定之後,並非等於沒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體的顯照,而不是無明煩惱的纏繞不清。」(正信的佛教P48)沒有了第八識,前七識也不復存在,那便可以解脫生死超凡入聖了。到了那種境界,已脫離三界,已非凡夫所能明暸的境界了。
除了「未那識」和「阿賴耶識」之外,舊譯家還有「第九識」之說。
《金剛三昧經》說:「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菴摩羅。」又說:「如彼心地,八識海澄,九識流淨。」
〈輔行三〉說:「菴摩羅九識名清淨識。」以上所指「菴摩羅」(Amala),就是「菴摩羅識」,又稱阿摩羅識、阿末羅識、清淨識、無垢識、真如識等,也就是所謂「第九識」。
〈金光明經玄義〉說:「菴摩羅識是第九不動識,若分別之即是佛識,阿梨耶識即是第八無沒識,猶有隨眠煩惱與無明合,別而分之是菩薩識,阿陀那識是第七分別識,訶惡生死欣羡涅槃,別而分之是二乘識。」
但新譯家認為那是阿賴耶識果上之名,不別立第九識。
玄奘法師認為第九識是第八識的異名,說第八識有染淨之分,染分有為有漏名「阿賴耶識」,淨分無為無漏名「菴摩羅識」。故唯識論也稱「無垢識」,是阿賴耶識的異名,而不別立第九識。這不僅是舊新譯家之別,也是「法性」「法相」兩宗之別。

(詳見[名相-30宗派]之「法性」「法相」二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