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法數]五戒

五戒:
佛教的「五戒」(Pancashila)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這是佛教的基本戒律。「五戒」並非佛教獨創,在古印度,耆那教有「五大誓戒」是: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執著。 

「不殺生」指不殺有情之生命,最主要是指不可殺人。聖嚴師父說:「殺戒以殺人為重,殺旁生異類為輕。……佛戒殺生,故亦戒墮胎。……殺人而殺父母殺阿羅漢,便犯逆罪,應墮無間地獄,乃是殺戒中的極重罪。」但是「依照五戒乃至比丘戒的律制,並無素食的要求。不食魚、肉,乃是大乘菩薩戒的規定,持五戒的不殺生,不得親自殺生,不得勸他或教他殺生,故自不得屠殺雞鴨魚蝦,如果買食已屠好的肉類,不在五戒的禁忌之列。」(戒律學綱要P82-84-86)
《大智度論》卷第十三說:「惡止不更作。若心生若口言若從他受。息身口惡是為戒相。云何名為惡。若實是眾生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生身業有作色是名殺生罪。其餘繫閉鞭打等是助殺法。……不作是罪名為戒。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若身不動口不言。而獨心生自誓。我從今日不復殺生。是名不殺生戒。」
「不殺生得何等利」呢?《智論》說:「得無所畏安樂無怖。我以無害於彼故。彼亦無害於我。以是故無怖無畏。好殺之人雖復位極人王。亦不自安。如持戒之人。單行獨遊無所畏難。……持戒之人命欲終時其心安樂無疑無悔。若生天上若在人中常得長壽。是為得道因緣。乃至得佛住壽無量。」又說:「一切寶中人命第一。人為命故求財。不為財故求命。以是故。佛說十不善道中殺罪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
那麼「自殺」是否也屬殺生?《大智度論》卷第十三說:「應當量其輕重。若人殺己先自思惟。全戒利重全身為重。破戒為失喪身為失。如是思惟已。知持戒為重全身為輕。……為持淨戒故不惜此身捨命持戒。勝於毀禁全身百千萬倍不可為喻。如是定心應當捨身。以護淨戒。……為不惜壽命全護淨戒。如是等義是名不殺生戒。」

也就是說,為了護戒而自殺,是名不殺生戒。但為財利諸不善事,或為情為病而自殺,那應該算是犯了殺戒。因為你自己也是有情眾生,自己沒有權利殺掉自己這個有情眾生。
有些人自殺的起因是覺得生苦,故想以自殺來求解脫,但自殺的當下是很痛苦的,那痛苦在自殺的一剎那,刻印在業識裡,會把他帶到下一世,所以自殺者的下一世也必定是痛苦的一生。其實自殺只是如斬手指戒賭,心不息,賭是戒不了。無明煩惱在,死多少次都不能解脫,反而犯了殺生大戒。
至於為維持生活環境的清潔衛生,必須清除蟲蟻等小生物,只要不存傷害蟲蟻的心,僅為清潔環境,而且盡量不用暴力,不算犯殺生戒。避不得己時,只要多念「阿彌陀佛」聖號和《往生咒》,讓誤死的無知眾生轉生善道,是為慈悲。至於為了救眾生而捨身,那是行菩薩道,並非殺生。《本生經》中有不少釋迦世尊往昔為菩薩身時的捨身故事。

「不偷盜」指不取非自己之物,「不論是自身不與而取,教人不與而取,或派遣他人不與而取他人財物,皆為偷盜。」(戒律學綱要P88)故佔人便宜,使他人蒙受損失而自己受益也屬「偷盜」。賭博源自貪念,開賭則形同「偷盜」。
 《大智度論》卷第十三說:「不與取有二種。一者偷二者劫。此二共名不與取。於不與取中盜為最重。何以故。一切人以財自活。而或穿踰盜取是最不淨。……不與而盜是不善相。劫盜之中雖有差降俱為不善。譬如美食雜毒惡食雜毒。美惡雖殊雜毒不異。亦如明闇蹈火晝夜雖異燒足一也。」

「不邪婬」的「邪婬」指夫妻以外的一切不正常男女關係。
《大智度論》卷第十三說:「邪婬者。若女人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若犯者是名邪婬。若有雖不守護以法為守。云何法守。一切出家女人在家受一日戒是名法守。若以力若以財若誑誘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兒非道。如是犯者名為邪婬。如是種種乃至以華鬘與婬女為要。如是犯者名為邪婬。……如佛所說。邪婬有十罪。一者常為所婬夫主欲危害之。二者夫婦不穆常共鬥諍。三者諸不善法日日增長。於諸善法日日損減。四者不守護身妻子孤寡。五者財產日耗。六者有諸惡事常為人所疑。七者親屬知識所不愛喜。八者種怨家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為女人多人共夫。若為男子婦不貞潔。如是等種種因緣不作。是名不邪婬。」
因為熱帶地區,少年男女早熟,十二、三歲就可婚嫁,古印度的民俗,男女關係很隨便,故在《優婆塞五戒相經》有說:「若優婆塞,共婬女行婬,不與直(同值)者,犯邪婬不可悔,與直無犯。」這猶如是說受了五戒的優婆塞,只要給錢嫖妓,就不算邪婬。但聖嚴師父說:「即在今日中國人的習俗觀念中,狎妓而婬的行為,斷非正人君子的榜樣。我們既然信佛學佛,並且受了五戒的人,自然應該視為邪婬了。」且特別強調說:「然在一切邪婬戒之中,以破淨戒人的梵行者,罪過最重。」(戒律學綱要P93-96)
總之,不論何種動機和目的,不論是為婬欲的享受或賣淫,還是邪道的「房中術」「性命雙修」等,都屬邪婬(另詳見「八畫」之「性命雙修」),而因仇恨的報復或強姦等,更是重罪。在家人有對家屬的責任,僅受五戒十善和「在家菩薩戒」,故只須「不邪婬」,但出家人增受出家戒,遵守梵行,所以是「不淫」,是「斷淫」。 

「不妄語」的「妄語」指虛妄不實之言語,包括一切違心之語言,講人是非,誣蔑挑撥誹謗他人,互相標榜,損人名譽等等。
《大智度論》卷第十三說:「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後誑人。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塞天道涅槃之門。觀知此罪是故不作。……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口氣臭。二者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者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語議常不參豫。五者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者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者常多憂愁。八者種誹謗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不飲酒」的「酒」本身並不惡,如某些中藥加入些少酒以加速對藥的吸收,或烹飪入酒以避腥味等。佛教首重智慧,飲酒使人頭腦不清,是飲酒之人過量而亂性,亂性則造惡。制酒戒的目的是為遮止犯惡,故稱「遮戒」。
《成實論》說:「飲酒非是實罪,亦不為惱他,設今他惱,亦非但酒也。」 
犯戒不犯戒均在自心,如無心犯戒,就不會犯戒。「酒戒」包括一切麻醉品,現代的迷幻藥,以及鴉片提鍊的毒品等,比酒嚴重很多,故現代的不飲酒戒應加上一切「麻醉品」,當然在醫學手術時所用麻醉藥不在此例。

《大智度論》卷第十三說:「不殺亦不盜。亦不有邪婬。實語不飲酒。正命以淨心。若能行此者。二世憂畏除。戒福恒隨身。常與天人俱。」
「五戒」是佛教的最基本戒津,是一切佛戒的根本。故十善戒菩薩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等等一切戒都是根據五戒而引伸的。持戒必須修善,「諸惡莫作」的同時必須「眾善奉行」。戒「殺」必須「救生」「放生」;戒「偷盜」必須行「布施」;戒「邪淫」必須修「梵行」等等。
聖嚴師父說:「受戒和學戒的目的,是在持戒,如果受而不學,那是懈怠愚痴;如果學而不持,那是說食數寶。」(戒律學綱要P17)
巴利語《增支部》《Duccarita Vipaka Sutta-Anguttara Nikaka》經中載佛陀說:「諸比丘!若有眾生喜好殺生,將墮三惡道,地獄罪餓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壽命極短。諸比丘!若有眾生喜好偷盜,將墮三惡道,若生人中恒遭破財。諸比丘!若有眾生喜好貪淫,將墮三惡道,若生人中仇恨處處。諸比丘!若有眾生喜好妄語,將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將受人詆毀。諸比丘!若有眾生喜好兩舌,將墮三惡道,若生人中明友遠離。諸比丘!若有眾生喜好粗語,將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口氣臭惡,常喜罵呼,諸比丘!若有眾生喜好綺語,將墮三惡道,若生人中,任何語言無人諦聽。諸比丘!若有眾生喜嗜狂飲,將墮惡道,若生人中,無有智慧常懷愚癡。」聖嚴師父說:持五戒「是在施予一切眾生的無畏懼心,由於我持殺戒,不必怕我傷害;由於我持盜戒,不必怕我偷盜;由於我持邪婬戒,不必怕我婬汚其親屬;由於我持妄語戒,不必怕我欺騙;由於我持飲酒戒,不必怕我以飲酒而瘋狂。故稱五戒為五大施。」因為「持五戒而能持到徹底,絕不僅止於止惡,當能做到行善。不殺生而要護生與救生,不偷盜而要行布施。其餘三戒,亦可準知。」(戒律學綱要P79)
就受持「五戒」的功德,師父說:「聞說佛法,可以見道,受持五戒,可以證道,最高可證三果阿那含,進入不還位,死生淨居天,修成羅漢果。所以五戒的功能,最少可以作為人間與天上的護照,最高能夠作為超越生死大海的寶筏,……如果不能五戒全部清淨,但能堅持一戒,亦可保住人身。」(戒律學綱要P110-123)

聖嚴師父參考前輩高僧的方法擬「受五戒法」如下:
一,請師開導五戒內容(簡明扼要),教授受五戒的說詞(如已知者,此節可免);
二,問遮難(普通但問殺父母與破淨戒──自破破他,即可);
三,三歸三結(如蕅益大師「受五戒法」,下同):「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為囗分優婆塞(或優婆夷),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再,「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盡形壽為囗分優婆塞(或優婆夷),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囗,隨分選讀五戒的戒相,受幾分則說幾分);
四,宣讀或隨分選讀五戒的戒相:「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我某甲亦不殺生;如諸佛盡形壽不偷盜,我某甲亦盡形壽不偷盜;如諸佛盡形壽不婬欲,我某甲亦盡形壽不婬欲;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我某甲亦盡形壽不妄語;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我某甲亦盡形壽不飲酒。」(隨受幾戒,則語幾戒,不應混濫);
五,發願迴向(通常用的迴向偈亦可,或以各人所願自白數語亦可)。(戒律學綱要P1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