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法數]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
「五停心」為聲聞乘行者初入道時所修之法,是在修「四念處觀」之前必修的五種禪觀。「五停心」是能使惑障止息於心的五種觀法,可止行者的亂心,使行者達到定的程度,故五停心屬於「止」,稱為「奢摩他」,故亦稱為「停心觀」;「四念處」可發行者的智慧,屬於「觀」,稱為「毘婆舍那」,故「四念處」亦稱為「念處觀」。 
「五停心觀」又稱「五觀」、「五度觀門」、「五門禪」等。包括:一,「不淨觀」,是觀想色身血、肉、排洩物以及死後腐爛等皆屬不淨,以停止貪欲。二,「慈悲觀」,是觀想一切眾生為貪、瞋、痴三毒所困痛苦之相,興樂拔苦,以停止瞋恚。三,「因緣觀」,是觀想十二緣起法,三世因果相續之理,知悉一切法皆從因緣生滅,以停止愚癡煩惱。四,「無我觀」,或稱「界分別觀」。指觀想十八界諸法是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所和合,以停止我執我見,消除業障。五,「數息觀」,是觀想呼吸出入之相,反覆地數一至十,以停止妄念和散亂心。
〈智度論慧影疏〉說:「阿那名出息,般那名入息。」故「數息觀」梵語稱「阿那波那」。此外,也有將「界分別觀」改成「念佛觀」,指觀想佛身相好,功德莊嚴,誦念應身報身法身三佛,以停止一切罪惡深障。此念佛觀與前一、二、三、五諸觀合稱「五門禪觀」。也有將「五停心觀」加「念佛觀」而稱為「六門觀」的。
聖嚴師父說:「修五停心,是為了平息、淨化心的騷亂和混濁的狀態,使心念集中,以達正定。由五停心得定,進而觀四念處開發智慧,此即解脫生死輪迴之要道。」(禪鑰P14)
「五停心觀」雖是修禪定的基礎,但還脫不了三界,僅属於小乘三賢位(即是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的第一位,聲聞修三賢位之後,尚須修「煖(輭)、頂、忍、世第一」的「四善根位」(三賢和四善根合稱七賢位或七方便位),修成「七賢位」才入聲聞四聖位的初果「須陀洹果」。但大乘對「五停心觀」中的「不淨觀」和「數息觀」二甘露門卻很重視,特別是天臺智顗。
「數息觀」不同於道家的氣功,數息法最安全的方法是身心放鬆,自然呼吸。初時僅留意呼吸的次數,這樣可以專注而減少雜念,到有一定成果後,呼吸漸漸深沈。千萬不可蓄意控制呼吸,可避免引起呼吸困難甚至頭部脹痛等毛病。如果呼吸感到困難,先深呼吸,放鬆身心,自然呼吸(不可控制)。如頭脹頭暈,意守腳掌心涌泉穴,可以將氣從頭部引向底。「數息法」也可配合經行,但也應把注意力放在腳掌的感受上,一步一呼,一步一吸,自自然然亳不勉強。「數息法」在佛教是修禪定的基礎,在道家是練氣通經脈。特別留意:佛教「數息法」不是練氣功,千萬不要意守丹田,否則易出偏差,特別在沒有名師在旁邊指導,胡亂自學的情況下。(另見[名相]之「安那般那」)
氣功的「丹田」可分上中下三個丹田,守丹田易出偏,修禪定的目的在止熄妄念和散心,故修「安那般那」最穩妥,能快速成就四念處(四念住)。

「不淨觀」是觀色身不清淨於對治貪欲。聖嚴師父說:「此法觀成,能離五欲,故可得出世間禪……一切的糾紛、煩惱,都是從身體而有的。因此,修不淨觀,即是針對此一妄執,對症下藥,若能觀成,便可以解脫煩惱。」(禪鑰P24)師父舉南傳佛教有募化新死屍體來修不淨觀的,就是在深山裡對著屍體打坐,看著屍體慢慢腐爛發臭,最後只剩幾根白骨的過程,以此觀色身的不淨,以對治淫欲貪念。師父說:「漸漸地,這些骨頭也不再是骨頭了,只見其潔白的顏色,然後,白色也不再是白色,從白色變成了白的光,而修行者四周的環境已消失不見,修行者自己就在這白光裡頭;接下來,甚至也感覺不到白光了,根本忘掉了環境,忘掉了自己的存在,已然入定了。」(禪鑰P27)師父說,修成以上「腐屍法」者,以後每一打坐,雖已沒有死屍在眼前,已能快速地觀想由屍體到化為白骨,到白光,並自己也消失在光裡面。而凴想像力,依上述觀法的過程,雖無實體,也可以觀想而得力。以上「數息觀」和「不淨觀」,是佛陀住世時的两種基本修行法,稱為「二甘露門」,也就是指進入不死境界的两種靈藥「甘露」。 
禪宗雖主張頓悟,但對初修者而言,能制散心的「數息觀」和能制貪慾的「不淨觀」,實在是最好的入門方法。不過師父一再提醒:必得在賢師指導下修習「五停心觀」,方能安全可靠(另詳見前面的《四念處觀》)。
在緬甸寺廟有高僧教患慢性病的信徒一種靜坐法,稱為「金剛靜坐法」,似道家的氣功,又似五停心的數息法,可強身治病,卻比較安全。
另「別相念住」,稱為「毘婆舍那」,指觀身為不淨(身念處),觀受為苦(受念處),觀心為無常(心念處),觀法為無我(法念處),以慧為體分別觀此「身、受、心、法」四者而破「淨、樂、我、常」的四顛倒見。此種觀法稱「四念處觀」或「四念住」。「五停心」是為止行者的亂心;「四念處」是為發行者的觀慧。
「總相念住」:又稱「總相念處」,指觀一切有漏法之總相為苦、空、無常、無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