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法數]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
能產生結果的主要條件,即直接和內在的原因,叫做「因」(Hetu),例如能長成植物的種子等等;介于直接原因和結果之間的輔助條件,即間接或外來因素,叫做「緣」(Pratyaya),例如使種子長成植物所需的陽光空氣水土等等。「緣」有攀緣之義,是心對於境的攀緣作用。「因」為主,「緣」為輔,合起來稱為「因緣」(Hetupratyaya)。
「無明」至「老死」是有情眾生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再到未來世生死流轉的十二個階段和過程,稱為「十二因緣」(Jati marana)。因為諸法眾緣是和合而生起,故亦稱「十二緣起」。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因和緣和合而成的,這叫做「緣起」,因緣和合則生,因緣消散則滅,稱為「緣起法」。「因緣觀」是辟支佛的觀門,是說明眾生在三界中輪迴六道的緣起次第,是佛教基本教義之一。
《大般涅槃經》說:「十二因緣。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亦內亦外。何等十二。過去煩惱名為無明。過去業者則名為行。現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為識。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未別苦樂是名為觸。染習一愛是名為受。習近五欲是名為愛。內外貪求是名為取。為內外事起身口意業是名為有。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包括:
一,「無明」(Avidya)就是暗,是癡鈍,是不明瞭諸法實相,不明真如實性。《本業經》說:「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圓覺經》說:「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轉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大智度論〉說是「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從無明生業,能作世界果故。」也就是宿世之惑業,覆蓋了清淨的自性,故佛智無法顯現,因此為「無明」。
二,「行」(Samskārā)是一切身口意的行為造作和思想活動,能引起貪瞋癡等煩惱,能起善惡之業,是一切煩惱的根源,稱為「無始無明」,依「無明煩惱」而使身語意之行為而造作善惡諸業,故「行」造作「業」。
三,「識」(Vijnāna)是指過去世因無明而造了「業」,諸業凝聚在「業識」裡,「業識」受「業力」的牽引,轉世帶著過去世的「業識」在此世投胎。這個「識」與五蘊的「識」和「六識」的第六「識」是同一個名相,不過此「識」是屬於宿世的「業識」,是宿世的業因感得此世的果報。
四,「名色」(Nāma rūpa),五蘊的受想行識是心識之法,無形體可見,故稱為「名」,「名」為作想。而「色」是有質礙之物,是物質現象。無形質為「名」,有質礙為「色」,故「五蘊」總稱為「名色」。在「十二因緣」中,宿世的「識」投胎和父母的精血(色)結合,雖六根未具但已有胎形,稱為「名色」。羅什在〈大乘大義章〉中說是:初得地水火風「四大」和虛空及識所成的「身根」。
五,「六入」(Sadāyatana)是指胎兒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生長具備,開始有感覺,故為「入」。因為胎兒出生後,六根受六塵的攀緣影響,再和六識的功能結合,就會產生煩惱,故「六根」的介入稱為「六入」。龍樹在〈大智度論〉說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六,「觸」(Sparsha)是指接觸感觸,嬰兒離開母胎,開始與外界環境事物接觸,開始發展「受」「愛」「取」等等,。
七,「受」(Vedana)是指童年的感官生起冷、熱、粗、細、苦、樂、憂、喜、捨等「感受」。
八,「愛」(Trsnā),指少年逐漸成長,對外境生愛欲瞋恚厭苦欣樂等執著。
九,「取」(Upādāna),成年後愛欲愈盛,執取所欲而造作諸業等等,稱為「取」。
十,「有」(Bhava),「有」意為「存在」,就是三界中的五蘊身。造業必有果報,一生造作諸業因而招感未來果報之種子,有「因」故有「果」,只不過在此世這個「業識」變成了「業因」,必須在來世去接受果報,這「業果」就稱為「有」。〈俱舍論〉說:「因馳求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此位名有。」故果報之「色身」(五蘊身)亦稱為「有」。也因此,從此生的五蘊身敗壞死亡,到另一期生命出現之間的中間過渡期,稱為「中有」,亦稱「中陰」(Antarā bhava)。因為「有」就是「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故「中有」也稱「中蘊」。 
十一,「生」(Jati),指前世之「業」受此世之「生」,依此生之業再受來世之身。〈大智度論〉說是「從有還受後世五眾,是名生」,「五眾」就是「五蘊」。
十二,老死(Jarā-marana),指來世之身又「生老病死」,另一個循環的延續。
以上是人類一期生命的十二個階段,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再到未來世,周而復始流轉至無窮,稱為「三世十二因緣」。「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故經論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反過來:老死因生,生因有,有因取,以此類推至行因無明。「十二緣起」並非始自「無明」而終於「老死」,而是從「無明」至「老死」又接「無明」至「老死」,成不間斷的環狀。除非如《心經》所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否則,此循環不會停止。其中「無明、行、識」等三個階段屬「過去世」;「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等七個階段屬「現在世」;「生和老死」二個階段屬「未來世」。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切斷這「十二因緣」的鎖鍊,解脫「十二因緣」的束縛,這樣就會脫離生死輪迴,進入涅槃的境界。觀「十二因緣」生滅之理而悟生死流轉之真相,因緣得覺,稱「緣覺」,舊說此為辟支佛的觀門,所以亦稱「支佛觀」或「因緣觀」,其果位是為阿羅漢果。
「盡」是終極、徹底、無餘、斷盡。「無無明」至「無老死」,指觀十二因緣而徹底斷盡生死之苦,故「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諸法悉皆空,撤底究盡無餘。留意!此「盡」僅是解脫「三世十二因緣」,是「轉識成智」,並非「滅盡」,並非無因果,否則就是邪見。
〈智論卷第五〉說「:十二因緣生法,種種法門能巧說煩惱業事,次第展轉相續生,是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愛取三事名煩惱;行有二事名業;餘七分名事。是十二因緣,初二過去世攝,後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前世攝,是略說三事。煩惱業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苦煩惱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是名展轉更互為因緣。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從無明生業,能作世界果,故名為行。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是識共生無色四陰,及是所住色,是名名色。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情塵識合是名為觸,從觸生受,受中心著是名渴愛,渴愛因緣求是名取,從取後世因業是名有,從有還受後世五眾是名生,從生五眾熟壞是名老死。老死生憂悲哭泣種種愁惱,眾苦和合集。若一心觀諸法實相清淨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集皆盡。是十二因緣相,如是能方便不著邪見,為人演說是名為巧。」
「業因」和「業果」就好比流水一樣川流不息。正因為如此,所以就可以利用「釜底抽薪」的方法去改變和截斷此一連續性,這便是佛教行者修持的目的,稱為「解脫道」。因為江河的水流,必有個源頭流水才能川流不息,如果有辦法截斷水源(斷了無明煩惱),江河就再沒有水可流(沒有了造作之業),江河也就不再成為江河(沒有業的種子可藏,業識也就不復存在),在佛教叫做「空」,這過程稱為「轉識成智」。沒有了第八識,前七識也不復存在,那便可以解脫生死超凡入聖了。凡夫以業識輪迴六道,悟了空性轉識成智,就可脫離三界,不再流轉生死了。到了那種境界,已脫離三界,已非凡夫所能明暸的境界了。
故觀「十二因緣」要觀煩惱的根本──「無明」,首先要做到的是斷除煩惱,煩惱不生無明就不起,就成了「無無明」,沒有了無明沒有煩惱,就不會有業識,不會有生死的苦報,徹底解脫自在,也就「無無明盡」,脫離三界生死了,也就不再有「十二因緣」的循環了,「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了。
《雜阿含經》載:「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聖嚴師父解釋說:「簡略地說,佛未創造十二因緣,任何人或者上帝均無能創造;佛之成為大覺世尊,只是自己覺悟到了十二因緣,所以要給一切眾生開示顯明十二因緣的道理。由於十二因緣的依次順緣,如無明緣行,結果有生與老死的循環不已,稱為純大苦聚集;集是過去世的無明緣行,以及現在世的愛、取、有;大苦是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以及未來世的生及老死,因果交替,便成了無邊的苦海。只要滅除了無始的無明,便可依次滅除行,乃至亦滅除生與老死的現象稱純大苦聚滅。如何滅苦,瑞靠修行八正道。這是根本佛法所說的生死流轉及生死還滅的精義所在。」(沾花微笑P174)師父舉《大般涅槃經》載佛所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雖是金剛之體,亦復不免無常所遷,生死之中,極為可畏,汝等宜應勤行精進,速求離此生死大坑,此則是我最後教也。」連佛陀由父母(因緣)所生的色身肉體,也不能逃出此無常的律則。(同上P17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