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名相]戒律

戒律:
「戒」是Sila「尸羅」,指防禁身心之過。「律」是Vinaya「毘奈耶」,舊譯「毘尼」,意為滅、調伏、解脫。
聖嚴師父說:「戒是有所不為,律是有所當為;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如此;戒是各人的持守,律是團體的活動。」(戒律學綱要P72)「所以持律含有持戒,持戒不含有持律;因持律是僧團大眾共同的事,持戒是各個比丘個人的事。持戒稱為止持,因其不作惡;持律稱為作持,因其能成善。……在律藏之中,戒相條文的規定是戒,是止持;各種羯磨法的規定是律,是作持;律是幫助戒的推行者,律也是戒的促成者,律更是實行戒的監督者。」(戒律學綱要P251)
「持戒」是依止於戒律而不犯,也就是制止身口作惡,反之即是犯戒。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載:「持戒之德拔三惡趣及人中下賤。令得天人尊貴乃至佛道。戒為一切眾生眾樂根本。譬如大藏出諸珍寶。戒為大護能滅眾怖。譬如大軍破賊。戒為莊嚴如著瓔珞。戒為大船能度生死巨海。戒為大乘能致重寶至涅槃城。戒為良藥能破結病。戒為善知識。世世隨逐不相遠離。令心安隱。譬如穿井已見濕泥。喜慶自歡無復憂患。戒能成就利益諸行。譬如父母長育眾子。戒為智梯能入無漏。戒能驚怖諸結。譬如師子能令群獸攝伏。戒為一切諸德之根出家之要。修淨戒者所願隨意。譬如如意珠應念時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