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法數]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不是指經文的篇章,而是指依不同體裁和內容,將一切「經」分成的十二種類,故亦稱為「十二分教」。
據〈大智度論〉載,「十二部經」包括:
一,「修多羅」(Sūtra),即是「契經」,指長行直說的經
二,「祗夜」(Geya),指「重頌」,是佛對以前所說過經文,再重說其義
三,「伽陀」(Gāthā),原為良藥名,在此指「諷頌」「孤起誦」,就是以「偈」的方法,諷詠佛法妙義,詠頌三寶功德
四,「尼陀那」(Nidāna),指「緣起經」,通常指「序品」
五,「伊帝目多」或「伊帝目多伽」(Itivrittaka),指「本事經」,佛所說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的事
六,「闍多伽」(Jātaka),指「本生經」,佛所說自身過去世為菩薩時所行之事
七,「阿浮達摩」(Adbhutadharma),或稱「阿浮陀達摩」,指「未曾有希法」,說佛菩薩神變希有事跡之經
八,「阿波陀那」(Avadāna),是「譬喻經」,或經文中的譬喻,以世間的寓言、譬喻等解說佛法教理的經文
九,「優婆提舍」(Upadesha),是「論議」,是佛與弟子互相問答論議的經
十,「優陀那」(Udāna),指無人發問而佛陀自宣說的經
十一,「毗佛略」(Vaipulya),是「方廣經」,指方正廣大的經典,如小乘的《長阿含經》,大乘的《華嚴經》《法華經》等,但對於小乘,一切的大乘經都是方廣經
十二,「和伽羅」(Vyākarana),指「授記經」,佛對發心的眾生授與當來必當作佛的記別(預言)。其中修多羅、祗夜、伽陀三部以體裁分,其餘九部以內容分。 
《大般涅槃經》解釋說:「何等名為修多羅經。從如是我聞乃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卷十五-下同)
「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生有既已盡。更不受諸有。是名祇夜經。」
「何等名為伽陀經。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餘有說四句之偈。所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名伽陀經。」
「莫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是名尼陀那經。」
「汝諸比丘。善哉為他不求己利。善哉少欲。善哉知足。善哉寂靜。如是諸經無問自說。是名優陀那經。」
「我於過去作鹿作羆作獐作兔。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諸如是等。行菩薩道時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