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

[名相]佛教

佛教:
據古文獻記載,遠古時代,中亞地區有一稱為「雅利亞」(Arya)的部落族群,這個族群及其古老文化,對後來的歐洲和中亞許多國家有很深遠的影響。「雅利亞」的一支約於西元前2070年(我國夏朝中期)移居波斯及馬太,另一支約於前1500年(我國商朝時)到達恆河流域。「雅利安人」不僅把他們的「吠陀文化」,也把從他們的原始宗教發展而成的,信奉梵天的宗教帶來恆河流域。「吠陀」(Veda)亦稱韋陀,意思是「知識」,是印歐語系雅利亞民族最古老的文獻,也是後來「婆羅門教」的根本聖典。據古語言學的考據,歐洲和中亞的拉丁語、希臘語、日爾曼語、克爾特語、斯拉夫語等都和古印度的梵語有很多共同處,這一系列國家的語言統稱為「雅利安語系」,也稱為「印歐語系」。 
雅利安人把他們信奉梵天的「婆羅門教」帶來恆河流域,把古印度人分成四個階級,稱「四種姓」:祭師屬於「婆羅門」。王公貴族和軍官屬於「剎帝利」。商人和農牧民及手工業者屬於「吠舍」。奴隸和雇工以及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等屬於「首陀羅」。「雅利安人」統治並同化了古印度。
「雅利安人」移居恆河流域一千年後,約西元前565年(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屬尼泊爾近印度邊境的Piprāvā「畢柏羅婆」)淨飯王(Shuddhodana)的王子悉達多喬達摩(Siddhārtha Gautama)出世,他便是後來的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Shākya muni)。
太子青少年時期雖然享盡富貴榮華,但也看到了民間疾苦,在王宮學到的知識,無法使太子從人類生老病死求不得等等煩惱中得到解脫,故在他二十九歲時,毅然離開王宮出家學道。最初,悉達多太子是學古印度的梵志「仙人」在深山修苦行,修了六年之後,覺悟到苦行為徒勞,於是在尼連禪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供養,最後在菩提樹下禪坐觀想,終於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悟出宇宙的緣起法則和四諦的真理,解脫了一切煩惱得道成佛。因世尊屬釋迦族人,故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者」,時世尊三十五歲。 
此後四十五年間,釋迦世尊走遍恆河兩岸,以自己成道的經驗傳道說法。由於當時印度普羅大眾對婆羅門的種性制度非常不滿,故佛教的眾生平等學說深受歡迎,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都皈投在佛陀門下,佛教鼎盛一時。佛陀傳法的方式不僅多樣,還和同時代的孔子(西元前551年生)一樣「有教無類」,善於引用民間故事和寓言,以善巧的方法傳法。
世尊一生普度眾生無數。晚年(西元前485年)抵中天竺拘屍那城跋提河(亦稱阿恃多伐底河),在河邊兩棵沙羅樹之間,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畢,頭北面西,右脅而臥入滅,世壽八十。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精妙的,指導眾生解脫生死苦難,通向寂靜涅槃的聖典──《佛經》。
佛教的根本思想是「緣起法」和「四聖諦」,佛教的宇宙觀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是「萬法皆空」,這是印證佛法的「三法印」。佛教的人生觀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此是三世諸佛的「共教誡」,「是諸佛教」。佛教視一切眾生平等,指出人人都可成佛。佛陀以大悲心普度眾生,為眾生指點迷津,引導眾生解脫生死出離三界。
「佛陀」(Buddha) 梵文的意思是「覺者」,中文的「佛」字從人,首先肯定了佛陀是在人間成佛,是「覺悟了宇宙諸法實相的人」。「佛法」在無始以來原本就存在,並非釋迦牟尼世尊自創。佛教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去不來,此生故彼生,此滅彼亦滅。故佛教不存在創造者,更沒有救世主。佛陀降世的目的,僅是為愚癡凡夫指點迷津,以自己的經歷普度眾生。
《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六祖惠能在《壇經》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迷時是凡夫,覺悟了就是佛。
人類因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癡,對虛幻的外境產生厭欣之心,因厭欣而造種種業,生起無數煩惱,污染和遮蓋了原本純淨的佛心。又因業力的牽引,使人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轉生死而無法自拔。佛教認為三界中的一切都是苦的,煩惱惑業能招感生死之苦報,修習佛道便能滅除煩惱。凡人唯有持五戒修十善,清淨身口意三業,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才能明心見性,解脫生死出離三界,到達涅槃寂靜的境界。佛教相信因果,注重修行。聖嚴師父說:「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罪業各人消。」(學佛群疑P58
佛教是在和當時的婆羅門教及「六師外道」的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在佛陀住世的時代,雖然有不少根器深厚者,如佛的大弟子們,他們能僅聞佛陀一席話而覺悟,或跟隨佛陀而在短時期得證涅槃。但大部份人的根器乃然非常淺薄。佛陀就像博學的大學教授為小學生講課一樣,為使學生明瞭,不能一下講得太高深,所以釋尊根據當時對象的根器和悟性的深淺,分別用不同的巧妙方法,引用了不少當時印度的民間神話故事來講解佛法,那是一種隨機之善巧,靈活的變通,是權宜之策,佛教稱為「方便說」。
聖嚴師父說:「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說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稱為人天乘,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便說解脫生死的方法,稱為聲聞的小乘,對於根器深厚而有悲願化世的聽眾,便說菩薩的大乘。」(正信的佛教P8)
從世尊成道至佛入滅後一百年左右,是佛教史上的「原始佛教」時期。在此期間,世尊的學說基本上沒有文字記錄,僅憑弟子們的記憶,故此當時僅有「經藏」和「律藏」。從世尊入滅後第一次結集,佛教就分裂成後來的「大乘」「小乘」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當時的結集,不論窟內和窟外,上座部和大眾部,都是結集佛教聲聞乘的原始經典《阿含經》,而且並沒有文字記錄,對教義和戒律的理解分別也不太大。
佛滅後一百至五百年間,一些僧侶開始對僧團的現狀產生了不滿,特別因為對佛教教義戒律和修行方式等有不同理解。一方只顧個人解脫而出世隱遁山林。一方主張普度眾生,入世慈悲救世。五百年間,經過數次「結集」和調整後,佛教開始分裂成十八至二十個「部派」,而且佛經開始有了文字的記錄,並且出現了高僧論師的著作,這便是後來的「論藏」。於是佛教從原始佛教發展形成了較為傳統保守的「上座部」,和較為革新寬容的「大眾部」兩大流派。
經論指出,佛最初為破凡夫外道的我執而說《阿含經》,示法有我無之理。而後為破法執而說《般若經》等,示諸法皆空之理。最後為破有空二執而說《解深密經》等,示非空非有中道之理。
佛教的發展可分為三大系統:一,印度早期的部派佛教,稱為南傳巴利語系佛教,俗稱「小乘」。二,印度中期的梵文系大乘佛教,稱為北傳或漢傳佛教,是由梵文漢譯的所謂「大乘」。三,印度晚期的大乘密教,雖產生於印度,但發展於西藏,故稱為「藏傳佛教」,是由梵文藏譯的「密教」。「藏傳佛教」發展地區除西藏外,在中國包括青海、內蒙和雲貴川的少數民族地區,在北方包括蒙古和西伯利亞地區,在南方包括不丹、錫金和尼泊爾等。

(另見「名相-3劃」的「大乘小乘」) ──行者果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