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名相]方便

方便:
「方便」(Upāya),佛陀根據聽法對象的根器和悟性之深淺,分別用各種不同的巧妙方法解說佛法,那是一種隨機之善巧,靈活的變通,是權宜之策,簡稱為「方便」,全稱「方便善巧」或「方便勝智」。「方便法」是小乘入大乘之門,也是入正位之準備,與加行有所差別,「加行」是指加被一段力於修行。「方便」又稱「權宜」,故「方便門」又稱「權門」。適用於一時的權宜之法稱為「權」,究竟不變之法名為「實」。
菩薩為渡眾生而示現的二種善巧方便,稱「方便二相」:一,菩薩自利利他所示現的方便,因有所得和有所執著,故稱「世間方便」。二,菩薩僅為利他所示現之方便,因無所得也無所執著,故稱「出世間方便」。因行善巧方便而引起的作用稱「方便力」。
聖嚴師父說:「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說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稱為人天乘;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便說解脫生死的方法,稱為聲聞的小乘;對於根器深厚而有悲願化世的聽眾,便說菩薩的大乘。」(正信的佛教P8)這便是佛陀的「方便法」。
老子在《道德經》第一句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此前後的「道」就是「諸法」,是究竟深廣不可思議的,就是不能以語言文字說得透澈清楚的,也就是「佛法」所說的「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不能以語言文字說得清楚的,「道可道,非常道」,能說出來的只是「方便法」。
〈大乘義章〉說:「斷一切語言道,滅一切心行,名為諸法實相。」也就是〈三論玄義〉說的:「諸法實相,言亡慮絕。」〈止觀〉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能以語言文字說明的,僅是「方便法」,而不是真正的「佛法」。但我們凡夫眾生,還一時未能和佛菩薩心靈相通,還未能達到和佛「以心印心」,還未能做到「蓮華從口發」,要探究佛法,唯有用語言文字這「方便法」。  
《維摩詰經》〈香積佛品〉載:「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生處。……以難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種法,制禦其心,乃可調伏。譬如象馬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佛陀是不得已而為之,故佛世尊住世初期,大多只度人入聲聞乘,也是基本上僅度人「出離」。
西方喜用「善意的謊言」來解釋「方便」,那是不恰當的,是對佛法的誤解。講「人天道」並非說沒有「解脫道」,講「解脫道」同樣並非說沒有「菩薩道」。只是說法對象的根性、悟性還不能到達那個層次,所以必須逐步由淺入深。
佛經中所引「方便」的故事不少,特別在《法華經》中。最為人知的就是以上提到的「火宅」故事:話說有一富有長者,他的房子很廣大。一天他家裡發生了火災,但他的眾多子女只貪戀嬉戲,不知危險,不肯跑出火宅。長者就以孩子們喜愛的羊車、鹿車、牛車誘引他們逃出火宅。當孩子們都平安之後,長者就賜給他們每人七寶大車。在此故事中,「火宅」譬喻三界,「三車」譬愉聲聞緣覺和菩薩三乘,而「七寶大車」譬喻佛乘,「三車」是權宜,「大車」是實。另一佛經故事說:有一女人的小孩不幸意外夭折,女人無法接受此一事實,整天抱著死去的孩子,在街上請求路人救其孩子。有一路人同情她,指引她去找釋尊,釋尊並沒有對她說高深的佛理,只叫她到城裡去向一家「從來沒有死過人」的家庭討一點辣椒。女人走遍全城,始終無法找到一家從來沒有死過人的家庭,終於覺悟到凡人始終不免一死的道理。以上不過是眾多「方便」故事其中兩則,說明了佛陀傳法之善巧。
《法華經》〈譬喻品〉中釋尊在為舍利弗說了「火宅」的故事後做了這樣一個總結:「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然後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佛陀住世時,為了適應當時人的根性,用了很多的「方便法」度人。佛入滅後,還有不少大菩薩為度眾生,應眾生的根性行方便法而示現各種形相。
華人社會民間的神道信仰,甚至民間層次的觀音和彌陀信仰,與西方宗教的信仰在某些方面很有相似處,就是以應眾生的貪欲心,以利誘加恐嚇使眾生慢慢理解「法」,這實則上也應該是一種「方便法」。
聖嚴師父說:「民間信仰的特質即是,不管自己是好人或壞人,能不能修行,只要信神、求神,便能獲得幫助、救濟,也便能逢凶化吉。觀音信仰恰恰在這點上與之交疊——意思是,只要持念觀音,即可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拔,解決諸般問題。以致,即若是一般的民間信仰者,也願意接受觀世音菩薩。只要信,即能得救,這與西方的基督教,以及其他的宗教皆是相通的。」(教觀音法門P20
佛教是講眾生平等,講因果講解脫的,是慈悲和包容的,菩薩道是自度度人的,佛門弟子應視外道信徒為三界眾生之一。如果全人類都已「開悟」成道,娑婆世界已成佛國淨土,哪裡還有眾生可度?佛教雖然不認同外道的理念,但並不排斥外道。如果我們也學他們那樣排除異己,那我們與外道何異?

        ── 行者果燦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