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法數]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道品」亦稱「覺支」或「菩提分」(Bodhipaksiyadharma)等。
〈俱舍論〉說:「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故皆名菩提分法。」故「三十七道品」亦稱「三十七菩提分法」,指可通往涅槃道路的,用於資養行者身的善根功德之糧,故亦稱為「三十七種資糧」,也就是成佛的三十七種修行方法。依次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
「四念處」又稱「四念住」,指小乘行者於修「五停心觀」止行者之亂心後,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四念處」包括:一,「身念處」,觀身不淨;二,「受念處」,觀受為苦;三,「心念處」,觀心無常;四,「法念處」,觀法無我。(見前面[法數]之「五停心觀」)
「四正勤」(正勤Samyakprahāhav)是修「四念處」後所修行品,正則不邪,勤則不怠,故名為「正勤」。〈法界次第〉載:「一對已生之惡為除斷而勤精進;二對未生之惡更為使不生而勤精進;三對未生之善為生而勤精進;四對已生之善為使增長而勤精進。」就是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則滅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故「正勤」亦稱為「精進」。
「四如意足」(如意足Rddhipāda)指四種禪定,因前面修「四念處」和「四正勤」,智慧精進,再修此四種禪定而得如意神足之定,使定慧均等,故稱為「四如意足」或「四神足」。「四如意」包括:一,「欲如意足」,慕樂而修持,所願皆如意而得;二,「勤如意足」,指精進不懈,所願皆如意而得;三,「心如意足」,又稱「慧如意足」,思維心不散,所願皆如意而得;四,「觀如意足」,又稱「念如意足」,一心正住其境,所願皆如意而得。於加行位起此四定,稱「四如意足」或「四神足」。「加行」是指在準備入正位之前而加的一段修行,實質上是一種「方便」,後來為了避免和佛果的善巧方便混淆而譯成「加行」。
「五根」指信根(信於正道)、精進根(勤求不息)、念根(一心觀想)、定根(一心寂定)、慧根(內性自照)。
「五力」是由五根而發生五種破除五障的力量,指信力(遮煩惱)、精進力(除懈怠)、念力(破邪想)、定力(破妄想)、慧力(破一切邪外)。
「七覺支」(覺支Sambodhi-anga)又稱「七菩提分」,包括擇法(以智簡擇法之真偽)、精進(以勇猛心,離邪行、行正法)、喜覺(心得善法,即生歡喜)、輕安(斷除身心麤重使輕利安適)、念覺(思念修諸道法,使定慧均等)、定覺(心住一境)、行捨(捨諸妄謬和一切法)等七覺支。
「八正道」(Āryāstāngikamārga)又稱「八聖道」,此為佛教的實踐法門,是盡離邪非,趣向涅槃無漏正直之道,是聖者之道。包括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相對的是「八邪行」,指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正見」是八正道的主體,是對苦集滅道四諦之理有正確明瞭。(戒律學綱要P150)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載:「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已說道次應說到處門。四禪等是助開門法。
復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亂。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當依色界無色界諸禪定。於四無量心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中。試心知得柔軟自在隨意不。譬如御者試馬曲折隨意然後入陣。十一切處亦如是。觀取小許青色。視一切物皆能使青。一切黃一切赤一切白皆如是。
復次。於八勝處緣中自在。初二背捨觀身不淨。第三背捨觀身還使淨。四無量心慈觀眾生皆樂。悲觀眾生皆苦。喜觀眾生皆喜。捨是三心但觀眾生無有憎愛。」

〈智論〉卷第卅八載:「問曰:三十七品是聲聞辟支佛道,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道,何以故於菩薩道中說聲聞法?答曰: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謂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復次,何處說三十七品但是聲聞辟支佛法,非菩薩道?是《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三藏中,亦不說三十七品獨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說三十七品涅槃道。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各得其道:欲求聲聞人,得聲聞道;種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隨其本願諸根利鈍,有大悲無大悲。譬如龍王降普雨天下,雨無差別,大樹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樹小草根小故少受。」〈初品三十七品〉「摩訶衍」即是「大乘」。
《大般涅槃經》說:「增諸漏故名為有漏。體非真實著想故倒。……三十七品性無顛倒。是故。得名清淨梵行。善男子。若有菩薩於三十七品。知根知因知攝知增知主知導知勝知實知畢竟者。如是菩薩則得名為清淨梵行。」(卷卅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