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名相]後五百歲

後五百歲:
        《金剛經》中一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經論有多種不同解釋。留意是兩個「後」,最具代表性的有兩說。
        其一,據《大悲經》載:凡一佛出世,依此佛而把佛法分成三個興衰時期。第一個是一千年「正法時期」 (「正」通「證」),佛入滅不太久,法儀未改,佛的教誨還在,有人修行有人證果。第二個是一千年「像法時期」(像是相似、如同),佛入滅已逾一千年,佛法已漸漸滲雜不純,此時期雖似有佛的教誨,似有修行者,但能證果者已很少很少了。第三個是一萬年「末法時期」,「末法」指佛法衰頹滅盡的時代,此時期佛入滅已逾二千年,佛法已漸轉微末,雖還有佛的教誨,已無修行者,更無證果
        此「後五百歲」是指「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的「最後一個」時期,也就是「末法時期」的第一個五百年,就是佛入滅後的二千年至二千五百年間。此其一。
        另據《大集月藏經》載:佛入滅後分成五個階段,每段五百年為一「堅固時期」,以表示佛法的興衰期。第一是「解脫堅固」,因佛入滅不久,正法興盛,得到解脫者眾多。第二是「禪定堅固」,佛入滅已逾五百年,雖然無人獲得解脫,但修得禪定者眾多。第三是「多聞堅固」,佛入滅已逾一千年,真實修行漸少,但聞法的人尚多。第四是「塔寺堅固」,佛入滅已逾一千五百年,聞法修行者已稀少,而建寺廟修佛塔者興盛。第五是「鬥諍堅固」(「諍」通「爭」),佛入滅已逾二千年,戒定慧三學已漸被人遺忘,世人以爭鬥為能事,外道邪見增長。
        此「後五百歲」是指這「最後的」第五個「五百年」,也就是佛入滅後二千至二千五百年間,此其二。根據佛歷,釋尊於西元前544年入滅,至今已近二千五百年,時間上和以上兩說吻合,故現在已是「末法時期」。
        據《大悲經》載的「末法時期」有一萬年,現今是「末法」最初的一千年時期。
        據史載,中土佛教的「未法」思想,最早始自北齊慧思(515-577) 至隋代信行(540-594) 的論著中,此一思想使當時的佛教徒深刻反省,促使佛教的弘法活動和方式得到改善,並對以後中土以至日本的佛教起很大影響。佛教兩千五百多年來,因滲雜了太多非佛的內容,已漸漸變質,在社會上給人的印象是佛教和神道教分不清。如華人社會,某些外道甚至根本算不上是宗教,卻假借佛菩薩的名號,混淆視聽,欺騙民眾,謀取暴利。日本某些佛教派別的僧人,甚至把寺院當家族私產,娶妻生子繼承「寺產」。藏傳佛教舊派僧人也一樣可以娶妻,但起碼他們還有個「轉世」制度,部份教派還不至於如日本佛教那樣「子承父業」。 
        如今在東南亞很興盛的某些所謂「天道」,假借「彌勒佛」之名,既不誦持佛經亦無出家人主持。在日韓澳洲甚至歐美,某些神棍甚至假借觀音菩薩的名號,自命為觀音或彌勒菩薩化身,欺騙誤導了不少信佛的民眾。在中國內地某些名山寺院甚至「承包」給假和尚去揀財,把千年古寺道場搞到烏煙瘴氣。
        在此「末法時代」,正信佛門弟子任重道遠。

       ──行者果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