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3日 星期一

[名相]僧伽

僧伽:
        「僧伽」(Sanghā) 略稱「僧」。
        〈大智度論〉卷第三說:「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一一樹不名為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
        一般指三人或以上的出家人稱為「僧伽」,意思是和合、眾,故漢譯成「和合僧」或「僧眾」。後來所稱「僧人」,則數目不定,只泛指出家人,好比稱戰士為「軍人」似。雲遊四方,無固定居所的僧人,自由自在如行雲流水之意,稱為雲水僧、行脚僧、遊方僧,但不是指某一位出家人。
        故出家人自稱「貧僧」或「老僧」等,都是不如法的。一人不能代表「眾」。
        至於「僧伽藍」(Sangharama),在古印度則是指僧眾和合同住的地方,亦稱「園林」,如「祇樹給孤獨園」「竹林精舍」等,相同於中土的「叢林」「禪林」等。  
        不論北傳南傳或藏傳佛教的僧人,都是剃度不留髮的,如果有人留頭髮,不論他穿著什麼衣,都不是出家人,只能稱為「修士」,就是修行者。
        〈智論〉又說:「共名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摩訶比丘僧。摩訶,秦言大,或多或勝。云何大?一切眾中上故,一切障礙斷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是名為大。云何多?數至五千,故名為多。云何勝?一切九十六種外道論議能破故名勝。……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為乞士。……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