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名相]開悟

開悟:
        「悟」指覺悟醒悟,梵文是「覺」。「開悟」是開智悟理,指覺悟了實相之理,覺悟了佛性,也就是見性,見到自性,見到空性,見到一切無物可執的境界,就是達到和佛一樣的知見。
從煩惱中覺醒,覺悟到世間的一切存在只不過是夢幻,一切都是幻起幻滅,如《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悟」是相對於「迷」而說。「迷」是暗於事理,顛倒事理。佛教認為,人因為無始以來的愚昧無明,為外界六塵所蒙蔽,執著於虛妄的現象,所以「執迷不悟」,不能擺脫生死煩惱。「妄」是虛而無實,故說「虛妄」。
        禪宗的開悟有大悟和小悟之別。「小悟」只是在某一問題上偶然覺悟了,過後可能又陷入迷惑之中。「大悟」是「澈悟」,煩惱頓除,一悟永悟,不再迷惑。聖嚴師父說:「最深的開悟就是不僅見到空性,而且就處於空性中。」(禪的智慧P211)「佛」字在梵文是「大覺」,故「大悟」便是成佛,與諸佛無二無別了。
        馬祖的弟子大珠慧海在《頓悟入道要門論》所說的:「頓除妄念,永絕人我,畢竟空寂。」
        聖嚴師父說:「禪宗的開悟不談層次,它是見性成佛,見性即見了佛性,就是跟佛所見的完全一樣。這一念你跟佛完全一樣,就是成了佛,下一念如果跟眾生一樣,又是眾生。」(漢藏同異P48)師父說:「禪宗所說的悟,擺下萬緣心無執著,既無可求亦無可捨。一念能夠擺下萬緣,此一念就在悟中。」但又指出:「禪的修持,切忌將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執著攀緣放不下。所以,真正的禪者知道有悟這樣的東西,但並不以悟境的貪求為修行的目標。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種觀念,修行的過程中必須將此觀念擺下,才能真正得力。」(學佛群疑P178)又說:「雖然人人都可以開悟,也可發願開悟,若正在修行過程中老是追求開悟,那麼開悟的可能便離你越來越遠。因為開悟的意思是解脫。解脫種種被自己被外在的環境所綁住的一切束縛。如果我們去追逐一件事,這個你所追求的,就成了你所執著的。」(禪與悟P270)
        《圓覺經》說:「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愛慢諂曲嫉妬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聖嚴師父說:「要能真正體驗到無我,還是要從無所得來修的。因為如果一個人修行愈加精進,他會停止追求自己的開悟,反而專心於幫助他人。當你不再關心自己的覺悟,轉而全心全力地幫助他人解脫煩惱時,那才有可能徹悟。」又說:「徹悟並不是證阿羅漢果,也不是完全斷欲,徹悟是從此以後心中對佛法沒有疑惑。一個徹悟的人,不是完全斷了煩惱,還是知道有煩惱,但不會讓它現行,不過他會很安心,清楚自己的狀況,而且從此以後不會再迷惑。……徹悟跟見性不一樣,見性是開始體驗空性,見性之後仍有煩惱,有時候還會現行。但是徹悟以後,只要心中有煩惱,都很清楚。」(漢藏佛教對談)
        證得智慧就能明心見性,就能開悟,開悟後就可解脫自在。所以師父指出:「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衆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衆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心的經典P21)
        因為求「開悟」本身就是執著,就是希望有所得。「開悟」一詞在佛經中一般當形容詞或名詞,指獲得開悟或成了開悟的覺者。也有當動詞用,指以佛法開悟眾生。
        六祖惠能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聖嚴師父說:「開悟的經驗可深可淺,全看個人的業力和修行的功夫。……明朝以來臨濟宗便提到『三關』。第一個是『初關』,相當於第一次見到本性。第二個是『重關』,在這個階段一悟再悟,逐漸減輕煩惱,顯露智慧,無我的體驗每次加長。第三個是『牢關』,相當於澈悟,擺脫輪迴的牢籠,超越生死的循環。這時彷彿萬物消失,宇宙和我完全消失。」(禪的智慧P319)
        聖嚴師父把「開悟」「見性」比喻為「見山」。「山」原本隱藏在雲層和濃霧中,人們努力的在尋找山,有時像閃電一樣,突然雲開霧散,一下見到了山。雖然距離還很遠,而且很快又被雲霧遮蔽,但至少他已經見過山了。有時人在雲霧中,經過長久認真的努力,甚至已經走到山脚下自己還不知道,這種人只要經導師一點撥,就突然看到眼前的「大山」,這等於「頓悟」「深悟」。所以,開悟見性是有不同層次的。師父說:「禪宗以為在參究用功到了得力之時,雖不能即刻進入初地菩薩的聖位,但在頓悟的當時,能使第六第七識的功用暫時停伏,不落昏沉散亂無記的狀態,唯是明明了了的現量(本來如此的)心現起,好像在烏雲覆蓋之下,突然煙消雲散一見萬里無雲的景色。雖僅極短時間的實證(真如實性的)經驗,剎那之後又被無明煩惱的烏雲把那景色遮了起來,但他確已見過一下本來如此的真如實性了,比起從未見過的人來,當然是大大的不同。」(正信的佛教P121
        師父又說:「開悟的經驗是內在深刻的靈光乍現,來而復去,只留下那個經驗的記憶和力量。再者,開悟的經驗可深可淺。淺悟的人可能清楚自己的煩惱,但依然無法時時控制煩惱。深悟的人知道煩惱何時生起從何生起,因此可以使它不出現。同時具有開悟經驗和禪定力時,這種覺照力就會增長。」(禪的智慧P172)
        世間的知識和學問是有漏的有相的,是執著。開悟見性的實相是無漏的無相的,無執的。是超越一切世間的知識和學問的,是不可思議的。師父又說:「禪宗所說的開悟境界超越了思想文字象徵,無法言表,也無法以演繹的推理方式來瞭解。……在修行之前,需要學問知識經驗,那時知道得愈多愈好。開悟之後,也需要學問知識經驗。然而在真正修行時,這些的用處不大。……把一切拋在腦後,才是體驗開悟的唯一之道。事實上,把一切拋在腦後本身就是開悟。如果還執著任何東西,就不能開悟。知識思想文字語言都是很難超越的執著,即使只是片刻超越都很困難。如果不能把它們拋在腦後,就會成為修行的障礙。」(禪的智慧P218)

(另見「名相-26相關」之「禪-禪定-坐禪-參禪-禪悟」及後面的「開示悟入」)
──行者果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