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名相]無得-無所得

無得-無所得:
        「得」在此是「得到」,是目的,也就是指「求得」修行的「果報」。
        聖嚴師父說:「對凡夫來說,未知佛法者,希望求得名利物欲的滿足。初知佛法者,希望得到功德和福報。深知佛法者,希望求得佛法,求得智慧,求得解脫,求得聖果,禪宗的行者,希望求得開悟,明心見性。」(心的經典P70)
        這便是有為的有漏的有執的,便是「有得」。當然,為了使凡夫逃出「火宅」脫離生死苦海,必須讓他們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果位」可求,但那僅是一種方便法。一旦逃出「火宅」,解脫自在後,就會發現如《金剛經》所說的「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那便是「無智亦無得」,便是解脫自在。故六祖惠能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涅槃經》說:「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又說「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得。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卷十七)
        對實相無相的真理,心中無所執著,無所分別,稱為「無所得」,亦稱「無所有」,是無分別智,也即是空慧。「無所得」是「空」的異名,故亦稱「無所得空」或「不思議空」。
        〈大智度論〉說:「有所得者,所謂以我心於諸法中取相故。……諸有二者是有所得,無有二者是無所得。」又說:「諸法實相中,受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卷十八)
        〈勝鬘經寶窟〉說:「龍樹雲,空有三,一外道邪道空,二者但空,謂二乘空智,三者無所得空,謂菩薩空智也,今此無所得空智,非二乘所知,故言不思議。」
        更深一層來看,依照《壇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明心見性,顯現了佛性,這「佛性」是人人本來就有的,只是為無明煩惱所遮蓋,「佛性」並非外來的。所謂「證得」僅是把本具的「佛性」顯現,故實則不存在「得」或「失」。「無所得」才是真正的「得」。
        故《金剛經》說:「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因佛法是本具的,並非外求。如向外求,「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上題提到,聲聞乘證了阿羅漢果而入涅槃後,有涅槃在,是覺得三界苦,有凡人有聖人有生死和涅槃的分別,所以阿羅漢是厭離生死,願意永住涅槃而不再來世間受生死,故阿羅漢還不是究竟無分別的。證阿羅漢果而入涅槃,到了這個境界,還有分別,還覺得「我」自己住於涅槃,「有我」「有智」,仍在小乘境界,仍未見佛。
        聖嚴師父說:未悟之前求「悟」,悟了以後,如果仍認為從悟境得到了具體的什麼東西,那就不算是開悟。因為開悟就是見性。未見性前必然有一個「性」在,但當你見到了性,這個清淨的「性」就不存在了,因為性就是實相,而實相是無相的。(禪的生活P129
        《壇經》說:「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定慧品)
        「有所得」「有衆生可度」,是誰「得」?是誰「度」?是「我」,也即是「有我」。只有到「無所得」「無衆生可度」,才是真正「無我」。到了「無我」的境界,才真正自在,那才是《心經》的「無智亦無得」境界。
        既然萬法皆空,諸法實相畢竟空,因緣和合而成的眾生也是空,僅是個假名,甚至因緣和合本身也是空,那麼為甚麼佛還說度眾生,還說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等等如許佛法?
        維摩詰大士在《維摩詰經》說:「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生處。……以難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種法制禦其心,乃可調伏。譬如象馬[忄+龍]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佛菩薩的大悲之心入於骨髓,不忍眾生沉迷苦海。如〈大智度論〉所說:因為「凡夫顛倒心故,於法皆作顛倒異見,乃至不見一法是實。凡夫於夢中著夢,得夢見夢者,亦著夢中所見事。……是菩薩方便力故,於顛倒中拔出眾生著破顛倒法中。譬如慳貪是顛倒,以布施破慳貪法,而眾生著是布施故,為說布施果報無常實空,從布施拔出眾生令持戒。持戒及持戒果報中拔出眾生,語眾生言,天福盡時無常苦惱,拔出眾生令離欲,行禪定而為說禪定及果報虛誑不實,能令人墮顛倒中。種種因緣為說布施持戒禪定無常過失,令住涅槃。……菩薩方便力故,先教眾生捨罪,稱讚持戒布施福德,次復為說持戒布施亦未免無常苦惱,然後為說法空,但稱讚實法,所謂無餘涅槃。」(釋四攝品第七十八)種種法門,僅是誘使眾生逃出「火宅」的方便法,是權宜之計。

        ──行者果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