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名相]菩薩

菩薩:
        「菩薩」全稱「菩提薩埵」(Bodhi sattva),漢譯為「覺有情」,意為覺悟的有情。是自覺覺他修六波羅蜜,上求佛道,以悲願下化眾生的聖者。
        〈大智度論〉卷第四解釋:「菩提名諸佛道。薩埵名或眾生或大心。是人諸佛道功德盡欲得。其心不可斷不可破。如金剛山。是名大心。……如偈說。一切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為菩提。其心不可動能忍成道事。不斷亦不破。是心名薩埵。……有大誓願。心不可動。精進不退。以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復次。有人言。初發心作願。我當作佛度一切眾生。從是已來名菩提薩埵。」故初發心行菩薩道,亦可稱為「初發心菩薩」。
        聖嚴師父說:「從最初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的聖位菩薩。菩薩共分五十二階位,只有十二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我們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正信的佛教P7
        釋迦世尊入滅後的第一次結集時,是自利的聲聞乘時期。佛陀在四十五年間所說一切法,僅靠比丘們口口相傳,死記硬背,沒有文字記錄。那是《阿含經》的原始佛教時期。到西歷世紀初前後,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教興起,發掘整理出了《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淨土三經》《涅槃經》等等大乘經典,宣揚菩薩道精神。經典中提到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大悲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和《地藏本願經》又提到彌勒菩薩和地藏菩薩等等。
        〈智論〉卷第四解釋說:「得盡智無生智故名為佛。復有人言。得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達無礙三意止。一者受教敬重佛無喜。二者不受教不敬重佛無憂。三者敬重不敬重心無異。大慈大悲三十七道品。一切諸法總相別相悉知故。故名為佛。」
        〈智論〉卷第四十二說:「有二種菩薩。一者習禪定。二者學讀。坐禪者生神通。學讀者知分別文字。……菩薩聞一字。即入一切諸法實相中。如聞阿字即知諸法從本已來無生。如是等如聞頭佉。一切法中苦相生。即時生大悲心。如聞阿尼吒知一切法無常相。即時入道聖行。……是二事畢竟空故。菩薩不於中住。」
        那麼「何以故未得佛道名為菩薩」。〈智論〉又解釋說:「未得佛道。心愛著求。欲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名菩薩。已成佛道。更得佛種種異大功德故。更有異名名為佛。譬如王子未作王名為王子。已作王不復名王子。既為王。雖是王子不名王子。菩薩亦如是。未得佛道名為菩薩。已得佛道名為佛。」
        〈智論〉卷第五解釋為何「菩薩受供養而亦不喜」。「知種種供養恭敬是皆無常。今有因緣故來讚歎供養。後更有異因緣則瞋恚。若打若殺是故不喜。復次。以我有功德智慧故來讚歎供養。是為讚歎功德。非讚我也。我何以喜。復次。是人自求果報故。於我所作因緣供養我作功德。譬如人種榖。溉灌修理地亦不喜。復次。若人供養我我若喜受者我福則薄。於他亦少。是故不喜。」
       《度世品經》說:「菩薩有十事號為正士。何謂為十。菩薩解了佛慧為一法身故曰開士。堅住大乘號曰大士。奉行豪法故曰尊人。覺成妙法故曰聖士。入殊勝慧故曰超士。勸人精進故曰上人。宣豪勝法故曰無上。具足解了十種力慧故曰力士。除諸一切闇冥覆蔽故曰無雙。無儔匹士心得由己輒成佛道號無思議。是為菩薩號十正士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