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經論]大般若經

大般若經: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Mahā prajnā pāramitā sūtra) 略稱《大般若經》,是釋尊二十二年中在王舍城、靈鷲峰、竹林精舍、給孤獨園和他化自在天王宮等處,共十六會中陸續宣說。故《大般若經》實則是一系列般若系統典籍的叢書,是般若思想經典的大彙編。 
釋迦世尊入滅之初,摩訶迦業招集五百大阿羅漢「結集」的巴利語《阿含經》,基本是聲聞法。但是世尊成道後四十五年間,對不同根性眾生,既說聲聞法也說菩薩道。古印度中觀思想的創始者龍樹是西元 150-250 年間的人,那時是佛滅後約逾六百年。據傳龍樹出家後,到北印度雪山一古塔中,得一老比丘傳授大乘經典。後得大龍菩薩開「龍藏」,龍樹在九十日中得授諸方等經典,主要為《華嚴經》等。後又在南天竺「鐵塔」由金剛薩埵傳授密法「兩部大經」,即《大日經》和《金剛頂經》。龍樹在〈大智度論〉說:「佛於三藏中廣引種種諸喩,為聲聞說法不說菩薩道,唯《中阿含本末經》中,佛記彌勒菩薩:『汝當來世當得作佛,號字彌勒。』亦不說種種菩薩行。佛今欲為彌勒等廣說諸菩薩行,是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佛欲宣示一切諸法實相,斷一切眾生疑結故,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初序品中緣起義釋論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是《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可見,宣說菩薩道的大乘經典,早已存在印度民間,並逐漸被記錄成文字,在世尊入滅幾百年後,才漸漸發掘整理出來。 
漢譯諸品般若總共有七百四十七卷之巨,佔漢譯五千零四十八卷藏經的近七分之一的篇幅,其中玄奘(西元600-664年)譯的《大般若經》就占六百卷。這是佛經中最龐大的一部巨著,是大乘思想中最重要一部基礎經典。全經共分十六會,「會」相當於篇章,每一「會」都可自成一部經。此部經在古印度十分流行,龍樹所著〈大智度論〉,就是對《大般若經》最早最全面的論釋。
《大般若經》主要宣說般若無二的思想。第一至第五會,主要是對般若思想的全面闡述。第六至第九會,主要是論述「諸法空相」的義理。第十會是說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淨法門(相當於《理趣經》)。從第十一會至第十六會,是依次對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的論述。
《大般若經》與《華嚴經》《寶積經》《涅槃經》《大集經》共稱「大乘五大部經」,是北傳佛教的根本經典。而《華嚴經》《法華經》《寶積經》《涅槃經》等等,都是在《大般若經》「般若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般若系列經典最早傳入中土,是在東漢靈帝時期(西元168-188年)。最初由竺佛朔和支婁迦讖(約於西元178至189年)譯成的十卷《道行般若經》,又稱《小品般若》,內容相當於《大般若經》的第四會。西晉(西元265至420年間)時,竺叔蘭和無羅譯出《放光般若》及以後鳩摩羅什譯出十卷《小品般若》及二十七卷《大品般若》。南北朝梁朝(西502-557)曼陀羅仙和僧伽波羅分別譯的《文殊般若》等。但那些僅是《大般若經》的一部份。
直到唐代,玄奘法師西赴天竺求法,尋訪到《大般若經》的三個梵文手抄本 (據說那還不是完本,但已是現存世上最完整的了)。唐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玄奘法師回到長安,並組織翻譯他從印度帶回的 657 部經卷。至到唐顯慶五年(西元660年) 的正月一日,他以六十歲高齡,才著手翻譯《大般若經》,歷三年又十個月(至663年10月23日) 全部完成,第二年,玄奘就圓寂了。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唐玄奘法師譯《大般若經》有段故事:據說當時玄奘已是花甲之年,而他從天竺带回的《大般若經》有二十萬頌之巨,篇幅實在太大,有弟子勸他不如作一些刪節。玄奘也有意照姚秦鳩摩羅什的先例刪減節譯。可是當夜他就夢見自己處在懸崖頂上搖搖欲墜,還夢見猛虎噬人。玄奘認為是上天向他示警,所以就心不加改動,原經直譯。後來就夢見諸佛菩薩眉間放光,直照自己身上,又夢見自己坐於高座說法,醒來身心愉快。所以更加競競業業,一個字也不敢增減,終於完成了此一偉大使命。
東初老和尚說:「般若經的意趣,無論大品或小品,同說一切皆空。一切皆空是依據諸法皆假因緣所生,無自性無實體無所得,以無所得故畢竟空。所謂空,不是虛無的意義,是離去意識上的分別,或常或斷或苦或樂,或我或無我或色法或無色法,或可見法或不可見法,或有對無對或有為無為,或有福無福或世間出世間等,二邊所顯中道諸法實相。此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若有佛若無佛,諸法實相常住法位。非佛非辟支佛,非菩薩非聲聞非天人所作。有佛不增無佛不減,常常時恆恆時,法爾如斯,是為般若經所詮真空勝義。……般若是以宣揚佛陀內證心所顯的真實義。……般若的出發點,即是戒定慧三學。禪定是修道的根本法,依定纔能成就大覺的智慧。戒為般若的前提,以觀照實相的正慧,顯正受三昧的功用,發揚般若的智慧。」(般若心經思想史P13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