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名相]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
        「忍」是「羼提」(Ksānti)。忍有多義,主要指忍耐忍受和安忍安住。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載:「忍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諸惡。能於眾中現奇特事。忍能守護令施戒不毀。忍為大鎧眾兵不加。忍為良藥能除惡毒。忍為善勝。於生死險道安隱無患。忍為大藏。施貧苦人無極大寶。忍為大舟。能渡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行忍之人。視前罵辱者如父母視嬰孩。見其瞋罵益加慈念愛之踰深。又復自念。彼人加惡於我。是業因緣。前世自造今當受之。若以瞋報更造後苦何時解已。若今忍之永得離苦。是故不應起瞋。」
        「忍耐」是對反面的逆境而言,能對一切違逆之境,毁譽得失等而不起瞋心,包括忍受一切有情之打擊,和非情之寒熱渴飢等。
        聖嚴師父說:「到達無諍的程度時,就成了八風吹不動,即斥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八種現象,無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脫的菩薩稱為已得無生法忍。」(學佛群疑P176
        「忍」又分「生忍」和「法忍」。「生忍」是對眾生而言,故亦稱「眾生忍」,指能安忍於眾生所加一切順逆之事而不喜不瞋。
        「法忍」指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於諸法實相中信心堅定而不動搖。故稱為「無生忍」「無生法忍」。
        〈大智度論〉卷第十四說:「羼提秦言忍辱。忍辱有二種。生忍法忍。菩薩行生忍得無量福德。行法忍得無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得如所願。」又說:「菩薩其心能忍,不愛敬養眾生,不瞋加惡眾生,是名生忍。」
        〈智論〉卷第二十七說:「若菩薩能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如是觀諸法。於三界得脫。不以空不以非空。一心信忍十方諸佛。所用實相智慧無能壞無能動者。是名無生忍法。無生忍法即是阿鞞跋致地。復次。入菩薩位是阿鞞跋致地。過聲聞辟支佛地亦名阿鞞跋致地。」
        〈智論〉說:「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又說:「得是法忍,觀一切世間空心無所著,住諸法實相中,不復染世間。」
        《無量壽經》載:往生極樂之人,聞七寶樹林之音聲,而得三種「忍」。「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佛學辭典〉解「音響忍」是「就樹林之音聲而悟非有而有之真理。」「柔順忍」是「心柔智順,於實相之理不乖角,故云柔順,堪安住於其位地,故云忍。」也就是「心柔和而隨順於道。」
        《維摩詰經》中說:「王子月蓋」是聞藥王如來說法供養之法而「得柔順忍」。
        「無生法忍」也即是不生不滅,得「無生法忍」就解脫生死,超越輪迴,故亦可視為世俗的所謂「長生不老」了。
        六度的「忍辱」,並非毫無智慧的忍氣吞聲,而是以慈悲心忍讓迴避,不作有勇無謀的衝突。對大自然的災害,當然要設法迴避和控制,盡量減少傷害和損失。業報要接受,但有病當然要醫,也可通過行善佈施放生等福德來轉變和減輕。釋尊住世時,比丘有病釋尊也叫他們去求醫。對於猛獸和瘋狂惡徒的侵犯,要以慈悲心來制止,這不僅可以避免了自己和親人受到傷害,也是救肋了對方免於再造惡業,如此等同慈悲救生。但別人打你左臉,沒有必要再把右臉伸過去,忍辱是有一定原則的,否則就成了執著,執著於忍辱就相當於苦行,並非佛法,那就成了「戒禁取見」而不是「忍辱波羅蜜」了。所以,忍辱是要有智慧的。
        「安忍」是對正面的順境而言,不論是初發菩提心,還是已修行到何種更高階位,能安住於佛理而不為任何誘惑動心,就是「安忍」。
        論典對「忍」有眾多解釋,《維摩經》〈方便品〉指「以忍調行攝諸恚怒」。〈大乘義章〉所指「慧心安法」。以般若心安住於佛法,是「安住」於法的信心毫不動搖。
        羅什在〈大乘大義章〉說:「妙行法性生身者,真為法身也,如無生菩薩,捨此肉身得清淨行身。」羅什認為:「大乘法中,無決定分別是生身是法身。所以者何?法相畢竟清淨故。而隨俗分別,菩薩得無生法忍,捨肉身次受後身,名為法身。所以者何?體無生忍力,無諸煩惱,亦不取二乘證,又未成佛,於其中間所受之身,名為法性生身。」(第二章)「二乘證」是指聲聞緣覺二乘所證「涅槃」。菩薩是可證入涅槃而不取證,故說「不取二乘證,又未成佛,於其中間,所受之身,名為法性生身。」這便是菩薩乘和聲聞乘的分别,也是菩薩能成佛而聲聞緣覺暫時不能成佛的因緣。
        「妙行」指的是不可思議,「妙行法性生身」指佛的不可思議的真如法身,也就是諸法實相,而諸法實相是空相。
        「不退」是「阿鞞跋致」(Avinivartaniya),指不退轉。《大品經》說:「不退轉故名阿鞞跋致……是人不為諸魔所動,更無退轉。」七地或以上,處於不退轉境界,稱為「阿鞞跋致菩薩」。七地以前還可能會退失轉變,稱為「鞞跋致」。「七地」是個分水嶺,這裡要留意的是,會退轉不等於已退轉,僅指其會有退轉的可能。「鞞跋致」在〈大乘大義章〉等亦譯成「惟越致」。
        七地以上菩薩已證得「無生法忍」,已斷除一切煩惱業障,不再退轉,稱為「法身菩薩」或「無生菩薩」,也就是「無生法忍菩薩」。因其清淨之身已解除一切煩惱,已非「色身」,此「身」是清淨的不受後有之「身」,故稱為「妙行法性生身」。
        另,「八忍」亦譯為「八人」。〈止觀〉說:「八人者,八忍也。從世第一法入無間三昧,故名八人。」〈大乘大義章〉十四說:「具修八忍,名八人地。」也就是指五十二階位中十地之第三「八人地」亦即「八忍地」。

(另見「名相-4畫」之「不退」及「26相關」之「證-取證」) 
──行者果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