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點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K12-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行者 果燦  ──

        《金剛經》的精髓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大師就是憑這句話而開悟。整段經文如下:「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住」是安住,是停留不動,是堅持,是不變易,是執著。
        〈頓悟入道要門論〉這樣解「心無所住」說:「汝若欲了了識無所住心時,正坐之時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惡都莫思量。過去事已過去,而莫思量,過去心自絕,即名無過去事。未來事未至,莫願莫求,未來心自絕,即名無未來事。現在事已現在,於一切事但知無著,無著者不起憎愛心,即是無著,現在心自絕,即名無現在事。三世不攝,亦名無三世也。心若起去時,即莫隨去,去心自絕。若住時亦莫隨住,住心自絕,即無住心,即是住無住處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時,只物住亦無住處,亦無無住處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處,即名了了見本心也,亦名了了見性也。只個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脫心,亦名菩提心,亦名無生心,亦名色性空,經云證無生法忍是也。」
        德山宣鑑禪師說:「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寂而妙。」《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應該不執著,不執著於一切,包括有無空和一切法,這樣即可生智慧,也就是顯現佛心。即是說心不執著,則「通」了,就可「明心見性」,見到與佛無二無別的佛性了。在巴利文《長阿含經》(Digha-nikaya),釋尊臨入滅前對阿難說:「祇要除去一切妄想,住於無念無想境時,身心安樂,了無苦惱。」這就是「無住」「無心」之境界。
        聖嚴師父說:「『應無所住』是不在乎不牽掛不執著無分別,都很好,沒什麼不好,也沒什麼更好,心已得解脫自在,但是仍有功能,有作用。也就是心中沒有煩惱沒有執著,卻有智慧。」(神會悟境P20)師父又說:「『應無所住』的住,就是見到任何事,聽到任何話時,不作主客觀的判斷,不將自已的觀念放在裡面。一切的現象不離空的自性,一切的眾生不離覺的佛性。」(禪鑰P109)
        人人從無始以來本有清凈的佛心,因被無明煩惱這汚垢所遮蓋,故無法顯現。心不執著,佛心就可以顯現出來,就顯出智慧,有智慧就能自我解脫。所以「應」是對「生」說的,「生」不是產生,而是顯現,因為「佛性」原本就存在的,是「本來面目」,只是被遮蓋了,無所謂產生不產生的事。
        《維摩經》〈觀眾生品〉說:「法無自性,緣感而起,當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無所住,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聖嚴師父又說:「住是執著之意,因為人在尚未解脫之時,心便執著於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判斷。解脫後的人,心就沒有自己一定要堅持的立場了,只有隨順因緣境界本身的事實而作適如其分的因應。也就是說,開悟後的人或已得解脫慧的人,他雖不給自己一個定點定位定向,卻能為了利益眾生而活用無窮,所以他絕不等於石頭枯木。」(禪的世界P28
       「誰」無所住,「誰」不執著了?就是「我」,「我無所住」了,也就是「無我」了,無漏的智慧心就顯現了。經中佛陀告訴須菩提,應該如何如何,不應該如何如何。故「應無所住」便是「心」應該無所執著。不執著於一切,包括有無空和一切法,一切方便等等,這樣即可生智慧,也就是現佛心。
        心不執著,便會如《心經》所說的「心無罣礙」,如《壇經》所指「不思善,不思惡。」就可以「明心見性」,見到與佛無二無別的佛性。心不執著,煩惱消除,就有智慧,有智慧就能自我解脫,佛心就可以顯現出來。
        《壇經》中說:惠能到客店送柴畢,走出客店時聽到一位過客誦《金剛經》。〈宗寶本〉《壇經》說是:「一聞經語,心即開悟。」〈敦煌本〉也只說:「忽見一客讀金剛經,惠能一聞,心明便悟。」但坊間有些版本說:「一聞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即開悟。」到底是僅聞經文其他語句就「開悟」?還是聽到「應無所住」此一句「開悟」?
        「悟」指覺悟醒悟,梵文的意思是「覺」,是指覺悟了諸法實相之理,覺悟了佛性,也就是見性,見到自性,見到空性,見到一切無物可執的境界,就是達到和佛一樣的知見。從煩惱中覺醒,覺悟到世間的一切存在只不過是夢幻,一切都是幻起幻滅,故《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悟」是相對於「迷」而說的,「迷」是暗於事理,顛倒事理。佛教認為,人類因為無始以來的愚昧無明,為外界六塵所蒙蔽,執著於虛妄的現象,所以「執迷不悟」,擺脫不了生死煩惱。「妄」是虛而無實,故通常說「虛妄」。
        禪宗的開悟有大悟和小悟之別,「小悟」只是在某一問題上偶然覺悟了,過後可能又陷入迷惑之中。「大悟」是煩惱頓除,一悟永悟,不再迷惑,稱為「澈悟」。聖嚴師父說:「最深的開悟就是不僅見到空性,而且就處於空性中。」(禪的智慧P211)「佛」字在梵文原義是「大覺」,故大覺悟便是成佛,與諸佛無二無別了。師父說:「禪宗的開悟,不談層次,它是見性成佛,見性即見了佛性,就是跟佛所見的完全一樣。這一念你跟佛完全一樣,就是成了佛,下一念如果跟眾生一樣,又是眾生。」(漢藏同異P48
        故《壇經》中,從後來在黃梅五祖半夜授法:「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段來看,在客店時惠能應該是僅聞經文片段,僅是「小悟」,是對經文心開意解,明其妙法,並未「大悟」,故才有拜師求法的強烈要求。在黃梅聞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才是真正是「大澈大悟」。在〈機緣品〉中載:「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當時,是「師自黃梅得法」大悟之後,與在客店聽客誦《金剛經》之時已不可同日而語。
        惠能大師在黄梅「大悟」之後,法喜充滿,興奮的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而五祖弘忍大師也印證惠能「悟本性」了,大悟了。當時惠能年僅二十四歲,並未出家。這也說明,禪宗的「開悟」,並不一定是要先出家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