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聖號]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
據古文獻記載,遠古時代中亞地區有一稱為「雅利亞」(Arya)的部落族群,這個族群及其文化,對後來的歐洲和中亞國家有深遠的影響。雅利亞的一支約於西元前 2070年(我國夏朝中期)移居波斯及馬太,另一支約於西元前 1500年(我國商朝時)遷移至印度恆河流域。
據古語言學的考據,歐洲和中亞的希臘語、拉丁語、日耳曼語、克爾特語、斯拉夫語等等都和古印度的梵語有很多共同處,這一系列國家的語言統稱為「雅利安語系」,或稱為「印歐語系」,而這一系列國家的民族也統稱為「雅利安人」(Aryans)。
雅利安人不僅把吠陀文化,以及從他們的原始宗教發展而成的信奉梵天的婆羅門教帶來恆河流域,並把古印度人分成四個階級:就是祭師、僧侶組成的「婆羅門」(Brāhmana)、王公貴族和軍官組成的「剎帝利」(Ksatriya)、商賈階層組成的「吠舍」(Vaisya)、農牧民及手工業者,以及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組成的「首陀羅」(Shūdra)。
西元前五百六十多年前(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在現今尼泊爾境內「畢柏羅婆」(Piprāvā)地區,有一個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u),國王淨飯王(Shuddhodana)的王子悉達多喬達摩(Siddhārtha Gautama)出世。王太子青少年時雖然享盡富貴榮華,但也看到了民間疾苦,在王宮學到的知識無法使太子解決對人類生老病死等煩惱的解脫,在他二十九歲時毅然離開王宮,出家學道。
最初,悉達多太子學當時修梵行的「仙人」在深山修苦行,修行了六年之後,覺悟到苦行為徒勞,於是在「尼連禪河」(Nairanjanā)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供養,於「畢鉢羅」(Pippala)樹下結跏趺坐觀想,發誓「不成正覺,不起此坐!」,終於悟出四諦和緣起法,解脫了一切煩惱,得道成佛。因為世尊屬「釋迦」族人,故被尊稱為「釋迦牟尼」(Shākyamuni)。「牟尼」意為寂靜、寂默、寂滅。時釋尊三十五歲。後世稱該畢鉢羅樹為菩提樹,世尊成道之處被稱為「佛陀伽耶」(Buddha Gayā)。 
此後四十五年時間,世尊走遍恆河兩岸,以他成道的經驗傳道說法,由於當時印度普羅大眾對婆羅門的種性制度非常不滿,故佛教的眾生平等學說深受歡迎,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都皈投在佛陀門下,佛教鼎盛一時。佛陀傳法的方式不僅多樣,而且和同時代的孔子(西元前 551年生)一樣「有教無類」,並且善於引用民間故事和寓言,應用善巧的方法傳法。
聖嚴師父說:「佛對根器淺薄的聽眾,說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稱為人天乘,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便說解脫生死的方法,稱為聲聞的小乘,對於根器深厚而有悲願化世的聽眾,便說菩薩的大乘。」(正信的佛教P8)世尊一生度人無數,給後世留下浩瀚的三藏聖典,世尊八十歲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亦稱阿恃多伐底河)河邊兩棵沙羅樹之間,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畢,頭北面西,右脅而臥入滅。
據《維摩詰經》〈法供養品〉載:釋迦牟尼佛為轉輪聖王寶蓋千子之一的月蓋王子,隨其父王及兄弟供養藥王如來滿十劫。月蓋王子「隨順法相」行「法供養」,得藥王如來授記曰:「汝於未後,守護法城。」
另據《金剛經》載:燃燈佛為釋尊授記說:「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