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經論]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Pratyutpanna-buddha sammukhāvasthita samādhi sūtra 或 Pratyutpanna Samadhi Sutra),後漢支婁迦讖譯,此是最早譯至中國的淨土經典。
「三昧」(Samadhi)是定,通常是以禪坐的方式靜心修定,「般舟三昧」是用立著經行的方式。就是以七日七夜,其中除了飲食和方便,不休息不睡覺,精進經行唸佛,直到感應到十方諸佛悉在前立,故亦稱為「佛立三昧」。此是從觀想念佛持名念佛提升到實相念佛的一種修習法門。
當感應到十方諸佛悉在前立的境界時,觀察自心,覺悟到諸佛現前皆是自心心性的幻化,因為本性畢竟空寂,就能進入般若智慧的空性之中。
《般舟三昧經》是古印度早期的大乘佛教經典,此修行法門在西元前一世紀就已在北印度地區流行。因此在早期大乘佛教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據《法滅盡經》說:末法時,「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然後,「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變白」就是變成俗家白衣,沒有出家人了,直到彌勒佛下生。
中國古代慧遠智者道綽善導等高僧都修過「般舟三昧」,因為非常不容易修,歷代修此法門者不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