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古德]不空

不空:
「不空」(西元705-774)Amoghavajra「阿目法跋祈羅」,譯名「不空金剛」,簡稱「不空」。唐代奢名譯經家,南印度師子國人(今斯里蘭卡)。自幼出家,隨叔父遊南海諸國,十四歲隨金剛智學悉曇章。唐玄宗開元八年(西元720)到洛陽時僅十六歲。
另一說不空為北天竺婆羅門之子,少孤,隨叔父至武威太原,後師事金剛智。二十歲於洛陽廣福寺受具足戒,盡得五部三密之法。金剛智圓寂後,不空尊師遺命住印度求法,同行有含光、慧辯等,經海路而達錫蘭。隨普賢阿闍梨(一說是龍智)受「十八會金剛頂瑜伽」及「大毘盧遮那大悲胎藏」各十萬頌及五部灌頂,真言祕典經論梵夾五百餘部,並得授諸尊密印和文義性相等。於天寶五年(西元746)回到長安。居淨影寺並為玄宗灌頂,玄宗為師賜號「智藏」。安史之亂後,肅宗加號「大廣智三藏」。
曾於太原五台山建密教道場,為中土佛教密宗創始人之一。被稱為密教付法第六祖,其弟子惠果為真言付法第七祖。
「不空」一生譯經七十七部一百二十餘卷及目錄一卷,包括《大乘密嚴經》《金剛頂經》等。為確立梵文漢字間嚴密的音韻學居功至偉。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並稱「四大譯經家」。並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唐代宗大歷九年(西元774年)圓寂,壽七十。追贈「司空」,謚號「大辯正」,並造塔大興寺安放舍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