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點燈]-涅槃与証涅槃

P15-           涅槃与証涅槃
                         ── 行者 果燦  ──

        「涅槃」全稱「涅槃那」(Nirvāna),亦稱「般涅槃那」(Parinirvāna)。意思是入滅、滅度、寂滅、圓寂、不生、不死、清淨、解脫等等。是永遠滅除一切煩惱災厄,諸德圓滿,諸惡寂滅。是超越時空的,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是渡到涅槃的彼岸,進入寂靜的大解脫境界。
        「涅槃」的境界,是一切都不再執著,是萬法皆空的,是智覺圓滿、無礙、清淨、正確、快速、安詳、光明,是「不可思議」的,是無法以筆墨來形容的寂靜的大解脫境界,是不身入其境無法領會到的境界,所謂是如人飲水泠暖自知的。  
        凡人自無始以來,有厭欣之心,所以有貪、瞋、癡、漫、疑等等,造成很多的煩惱;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滅除所有的煩惱。等到煩惱滅除了,苦也止息了,生死也就停止了,那境界稱為「涅槃」。故「涅槃」是指永遠滅除一切煩惱災厄,且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是「苦的止息」,是滅生死煩惱入於寂靜。
        凡人的生命現象是有漏的,聖人的生命現象是無漏的,無漏的生命是超越時空的,因為超越時空之後,已無現象可尋,故稱為「寂靜」。滅除煩惱稱為「寂」,斷絕生死的苦果稱為「滅」,故「寂滅」也就是「涅槃」。
        《雜阿含經》說:「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涅槃經》說:「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
        〈大乘義章〉說:「摩訶般涅槃那……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蘇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諸行事故。」
        《入楞伽經》說:「大慧。言涅槃者。轉滅諸識法體相故。轉諸見熏習故。轉心意阿梨耶識法相熏習名為涅槃。大慧。我及諸佛說如是涅槃法體境界空事故。復次。大慧。言涅槃者。謂內身聖智修行境界故。離虛妄分別有無法故。……大慧。般涅槃者非死非滅。大慧。若般涅槃是死法者。應有生縛故。大慧。若般涅槃是滅法者。應墮有為法故。是故大慧。般涅槃者非死非滅。如實修行者之所歸依故。大慧。般涅槃者非死非滅。大慧。若般涅槃是死法者。應有生縛故。大慧。若般涅槃是滅法者。應墮有為法故。是故大慧。般涅槃者非死非滅。如實修行者之所歸依故。復次。大慧。言涅槃者非可取非可捨。非此處非彼處。非斷非常。非一義非種種義。是故名為涅槃。復次。大慧。聲聞涅槃者。觀察自相同相覺諸法故。名聲聞涅槃。大慧。辟支佛涅槃者不樂憒鬧。見諸境界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不生顛倒相。是故聲聞辟支佛非究竟處生涅槃想故。」
        「涅槃」的境界,是佛教行者所追求的最理想境界。因為涅槃的境界太奇妙了,太不可思議了,所以聲聞乘聖人入了涅槃,就會安住於涅槃不再出來了。唯大乘的菩薩,既要自度也要度人,入了涅槃後不會安住於涅槃,還要回到世間普度眾生。聖嚴師父說:「小乘的真涅槃,佛法稱之為『灰身泯智』,即身體死了,沒有了,招感生死之本的煩惱業惑也泯滅了,只是三界外的塵沙,無明煩惱尚未斷盡;這時像喝得酩酊大醉的人一樣,陶醉在涅槃之中,別人看不到他,他也看不到人,因此也就無法教化世人。」(心的經典P148)
        錫蘭羅睺羅法師引巴厘文《中部經》說:「凡是親證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間最快樂的人……他既無自私之欲求,憎恚、愚癡、憍慢、狂傲以及一切染著,就只有清淨溫柔,充滿了博愛、慈悲、和善、同情、 瞭解與寬容。」法師說「涅槃超越一切兩立與相對的概念,因此它不是一般善惡、是非、存在不存在等觀念所能概括……涅槃是超越邏輯與理性的,不論我們怎樣埋頭精研高深的理論,以臆測涅槃或最終真理與實相……我們終不能循此途徑而對它有所瞭解……涅槃是要由智者內證的。」
        斷除無明煩惱的當下,便入「涅槃」,不一定等到肉體死亡。所以「涅槃」是有高下分別的。一般可分「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和「無住涅槃」三種。
        〈寶窟下本〉說:「金剛心斷,變易因盡,而變易果猶存,有餘累故曰有餘;佛果為解脫道起,則無復因累,變易生死果亦亡,則無復果累,故名無餘也。」「累」是拖累。因為每個人斷除無明煩惱的當下,便是證了「涅槃」。 
        例如,雖已斷了生死煩惱,雖證得涅槃,但斷了生死不等於色身已死(人還活在世上),故其前世惑業所得果報之(色)身尚在,此種涅槃並不是究竟無分別的,是不徹底,未盡,不究竟,尚有餘依(依著果報之色身)的,稱「有餘涅槃」,或稱為「有餘依涅槃」。 
        如果不僅斷盡了生死之因,也不存在生死之果,肉身也已死亡,身智皆灰滅,已無所餘,稱為「無餘涅槃」,或稱為「無餘依涅槃」。因為涅槃的境界太美妙了,聲聞緣覺二乘(阿羅漢),不管是否已「灰身滅智」,他們是視生死為可厭,涅槃為可欣,僅是厭離世間煩惱而欣涅槃,以如此厭欣力而至涅槃,則住於涅槃的境界而不再出來了,此種涅槃雖亦「無餘」,並不究竟,未見佛性。
        更進一步,不僅達到「無餘」的境界,而且既証了涅槃而不住於涅槃,既解脫生死又不離世間,既自度又度人(福慧雙修),此稱為「無住涅槃」,是菩薩道的至高境界。「住」就是安住。故《大般涅槃經》說:「若言如來入涅槃如薪盡火滅者,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入法性,是名了義。」因為佛菩薩所證涅槃,並非「滅盡」。  
        羅什在〈大乘大義章〉中說:「證名已具足放捨止息,所觀第一,更無有勝,不復畏受三界苦惱,是名為證。」(第十七章) 羅什多次提到菩薩應該遍學聲聞辟支佛道,但不「證入」阿羅漢辟支佛的「涅槃」,因為菩薩事先有度脫眾生之願心,「遍學」的目的,也只為度聲聞緣覺改小向大修菩薩道。「涅槃」是有不同層次境界的。
        「證」是證悟,所謂「證涅槃」是以無漏的正智證得真理,那是煩惱斷盡,見到諸法實相,證得大菩提,「轉識成智」,大解脫了,也就是見到佛性。但「證涅槃」不等於一定要「入涅槃」,也就是不一定「取證」,不一定住於涅槃。  
        就是說「涅槃」之後可「取證」也可「不取證」。經論中說,聲聞辟支佛斷盡煩惱,見到諸法實相後,因為對人世間有很强烈的厭離心,馬上就證入涅槃,並安住於涅槃不再回世間了。菩薩因有普度眾生的願心,同樣是斷盡煩惱,見到諸法實相後,因還有「願心」,有「任務」未完成,故不會即刻證入涅槃,稱為「不取證」「不作證」。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不證品〉說:「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摩訶薩不應空法作證。世尊!云何菩薩住空法中而不作證?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我今學時,非是證時。」羅什解釋說:「《般若波羅蜜》中,佛為須菩提解之,菩薩欲入三解脫門,先發願,不作證,即今是學行時,非是證時。以本願大悲念眾生故,雖入三解脫門,而不作證。如王子雖未有職,見小職位,觀知而已,終不貪樂,當知別有大職故。菩薩亦如是,雖入小乘法,未具足六波羅蜜十地菩薩事故,而不作證。」(大乘義章第十七章)這也是聲聞乘不能證佛果,唯有菩薩道能成佛的原因之一。
        用世俗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喩:大學是畢業了,但僅是個「學士」,不即刻離開大學,再繼續讀研究生課程,最後才能考個「博士」。就如羅什說舉:王子知道他必接王位,給個「部長」他當,他僅「觀知而已」。

        佛的壽命是無限的,既無限為何佛要顯般涅槃?《金光明經》說:「釋迦牟尼佛於五濁世出現之時。人壽百年稟性下劣。善根微薄復無信解。此諸眾生多有我見人見眾生壽者。養育邪見我我所見斷常見等。為欲利益此諸異生及眾外道如是等類。令生正解速得成就無上菩提。是故。釋迦牟尼如來示現如是短促壽命。
善男子。然彼如來欲令眾生見涅槃已。生難遭想。憂苦等想。於佛世尊所說經教。速當受持讀誦通利。為人解說。不生謗毀。是故如來現斯短壽。何以故。彼諸眾生若見如來不般涅槃。不生恭敬難遭之想。如來所說甚深經典。亦不受持讀誦通利為人宣說。所以者何。以常見佛不尊重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見其父母多有財產珍寶豐盈。便於財物不生希有難遭之想。所以者何。於父財物生常想故。善男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若見如來不入涅槃。不生希有難遭之想。所以者何。由常見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父母貧窮資財乏少。然彼貧人或詣王家或大臣舍。見其倉庫種種珍寶悉皆盈滿。生希有心難遭之想。時。彼貧人為欲求財。廣設方便策勤無怠。所以者何。為捨貧窮受安樂故。
善男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若見如來入於涅槃。生難遭想乃至憂苦等想。復作是念。於無量劫諸佛如來出現於世。如烏曇跋花時乃一現。彼諸眾生發希有心起難遭想。若遇如來心生敬信。聞說正法生實語想。所有經典。悉皆受持。不生毀謗。善男子。以是因緣。彼佛世尊不久住世。速入涅槃。善男子。是諸如來以如是等善巧方便。成就眾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