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點燈]-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S15-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 行者 果燦  ──

        《因果經》說:「欲知過去因,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見其現在因。」就是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說明佛法是講「因果法則」的。
        「因果」就是原因與結果,即因緣果報。佛法認為,一切善或惡之造作﹙因﹚,必然產生善或惡之果報﹙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因必產生善果,得善報;惡因必產生惡果,受惡報。萬物都逃不出此因果法則的支配。古代〈周易〉(坤卦)就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 說法。可見因果報應之說,在佛教傳入中土之前,中國已有相似的說法。
        但在佛教傳入中土的初期,人們對比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事,總是對佛教的因果報應說有很多疑問。例如覺得,現世為什麼往往「好人」不一定有好報;相反,某些無惡不作的「壞人」,往往反而得享富貴長壽,好像「老天」並不那麼公道。直到有關的佛經不斷傳入,六道輪迴,三世受報的理論才慢慢為人接受,才知道善或惡之因,並不一定是當世就受報的,有時候是下世,或隔世才有果報,而且有時是先有善報,後有惡報,或先有惡報,後有善報。因此民間就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統统都報」的歌謠。
        「因」与「果」之間,還有一個「緣」在起一定作用的。能產生結果的主要條件,即直接和內在的原因,叫做「因」(Hetu),例如能長成植物的種子等等;介于直接原因和結果之間的輔助條件,即間接或外來因素,叫做「緣」(Pratyaya),例如使種子長成植物所需的陽光、空氣、水土等等。「因緣」(Hetupratyaya),「因」為主「緣」為輔。「緣」是有繫屬關係的,有攀緣之義的,是心對於境的攀緣作用。「境」為所緣,「心」為能緣。
        佛法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因」和「緣」和合而成的,也就是說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須依賴其他的條件,這種自緣而起,佛教稱為「緣起」(Pratitya samutpāda)。因緣和合則生,因緣消散則滅。「緣起」是佛教基本教義之一,緣生緣滅的法則是「因緣法」或稱「緣起法」。
        一切善惡之造作,必然產生善惡之果報。有因必有果,此原因和結果稱為「因果」。「因」和「果」是相互作用的,佛教的緣起法認為,一切存在的現象——萬法,都是因綠而生起,自性本空,正因為自性空,它不是獨立的個體,所以它們之間必然互相作用,必然會有從「因」轉化到「果」的變化。凡人通過身口意而造作諸業,「業因」必然產生「果報」(Vipāka)。「果報」有無漏或有漏兩種,無漏業因招感無漏業果,修成為阿羅漢和菩薩佛;有漏業因依善或惡的業因而招感善或惡的業果。善因得人天福報,惡因得地獄餓鬼和畜生的惡報。
        六道輪迴,有因必有果,但怎麼知道一個人前世是從哪一道來的呢?《第一義法勝經》說:「若有眾生於地獄中和合而來生人中者。迭互相見則生噁心。彼此相憎。……若人前身於畜生中和合而來生人中者。迭互相見則生瞋心。更求過短。常相伺便。欲為惱亂。……若人前身於餓鬼中和合而來生人中者。愛樂臭氣。性貪飲食。慳惜不施。於餓鬼中同處來者。見其富樂則生嫉心。悕望他物。……若人前身於人道中異處和合復為人者。彼人相見則生染心。……若人前身天中和合來生人者。迭互相見樂看不捨。」
        人生的一切苦樂得失病痛壽考,都是惑業因緣果報的「現行」。〈大智度論〉說:「病有二種:先世行業報故,得種種病。今世冷熱風發故,亦得種種病。今世病有二種:一者,內病,五臟不調,結堅宿疾。二者,外病,奔車逸馬,堆壓墜落,兵刃刀仗,種種諸病。……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閉繫,種種惱故,今世得病。現世病,不知將身,飲食不節,臥起無常;以是事故,得種種諸病。……若有人先世破他身,截其頭,斬其手足,破種種身分;或壞佛像,毀佛像鼻,及諸賢聖形像;或破父母形像。以是罪故,受形多不具足。」(卷第八) 也就是說除了宿世之因,也還有現世的四大不調等等。〈智論〉所指的「病」,包括疾病和人為或意外的傷害等等。
        〈大智度論〉在解釋「忍」時又說:「法有二種:心法,非心法。非心法中有內有外:外有寒熱風雨等;內有飢渴老病死等。如是等種種名為非心法。心法中有二種:一者,瞋恚憂愁疑等;二者,婬欲憍慢等。是二名為心法。菩薩於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菩薩自知宿罪因緣,生此苦處,此我自作我應自受。如是思惟,是故能忍。……菩薩思惟:我受此四大五眾身,應有種種苦分,無有受身而不苦者;富貴貧賤,出家在家,愚智明暗無得免者。……菩薩大心誓願:若阿鼻泥犁苦,我當忍之,何況小苦而不能忍?若小苦不忍,何能忍大?如是種種外法中忍,名曰法忍。……」(卷第十五) 也就是說菩薩清楚知道一切因緣果報,所以「能忍不動,是名法忍」。
        《寶積經》載:「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正法念經》中獄卒呵責罪人說:「非罪人作惡,非人受苦報,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
        《涅槃經》〈憍陳如品〉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
        看到這裡,好像整個人生非常非常的灰暗消極,非常非常的無奈,好像是在教人要「認命」。那就是對佛法的理解太片面了,其實佛法是最積極,最不認命的,否則佛陀就不必教人修行,教人脫離三界苦海了。
        釋迦世尊初轉法輪就講了《四聖諦》,說明眾生之「苦」和如何「滅苦」之法,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佛陀說:「凡是真正見到苦的,也必見到苦的生起,也必見到苦的止息,也必見到導致苦的止息之道。」(巴厘文《雜部經》
        我們都是凡人,雖然我們努力學佛誦經,努力持戒修善,但我們還未是聖人,還未明心見性,還未轉識成智,我們距離成「佛」還很遠。前世我們造下了什麼「業」,我們暫時不知道,今世每一個凡人,年輕時總會犯下這樣或那樣的過錯。現世我們所遭遇的一切苦樂得失病痛,都是過往(包括宿世)造下的。佛陀是大慈大悲的,佛知道凡夫眾生處在苦海之中,佛在引導我們修行的同時,設了「懺悔」之法,這也是三世諸佛所教導的「自淨其意」之法。
        犯法犯過失的行為稱為「罪」,因犯罪而造之業稱「罪業」。「懺悔」是「懺摩」(Ksamayati),「懺」是「發露」,就是自說罪過(提舍那),把自身的過失顯露於眾。〈行事鈔〉說:「提舍那者,此云發露,謂此懺悔是發露法故。」「悔」是「悔過」,是請容寬恕之意。
        就好像比丘在「解夏」第二日「自恣日」向其他比丘懺悔己過那樣。向他人發露己過是要有勇氣的,這樣的懺悔才真正有誠意。〈止觀〉說:「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懺悔」不是「後悔」,更不是懲罰自己,「後悔」就成了「執著」和「罣礙」。「懺悔」是向眾人或佛菩薩表露自己的過錯,「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以後就可「心無罣礙」重新上路。 
   
        《壇經》〈懺悔品〉載:「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經論有偈:「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聖嚴師父說:「懺悔的作用,是在亳不容情地自我反省和自我檢束;是在自覺心的警惕和自尊心的洗瀝,從此之後再不復犯;只要能有改過自新的決心,往事已過不復追究,心地便會從罪惡感中得到解救,恢復平靜,這就是懺悔的功能。犯罪之後,必須坦誠地發露(以情節輕重,分向眾人、向三數人、向一人乃至自對良心,吐露所犯的罪行,懇切悔過,決志不復再犯),否則,這一罪惡的陰影,勢將永藏心底,也就成為他日感受報應的種子;懺悔之後,這一罪惡所感的種子,也就隨即消失。……佛教的懺悔是在洗刷染污了的心,使之恢復清淨。」(正信的佛教P32) 又說:「大乘戒不到佛果,不能絕對不犯,不能絕對清淨;小乘戒不到阿羅漢果,不能絕對不犯,不能絕對清淨。所以凡是佛戒,除了重罪,均有悔罪的方法。這是佛的慈悲方便,如果一切戒,只有犯法而沒有悔法,那麼,任何一個眾生也沒有學佛成佛的可能了。」(戒律學綱要P294)
   
        因為「因」与「果」之間還有一個「緣」在起一定的作用。就是說除了重大的定業之外,當下的努力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業果。例如一杯苦味的黑咖啡,加鹽加醋其味難下口;加糖加奶就成了美味。後天的努力修善積德,是可以改變業果或減輕惡果的。
        聖嚴師父說:「將『過去』當因,視『現在』為無可改變的果,是宿命論,不是佛法。佛法講因緣果報。」(心靈環保P113)師父說:「善惡因果是貫通了三世漸次受報的,業力的大小輕重,便決定了受報的先後等次。今生的禍福苦樂,未必是由於即生的因素;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於往世業力的果報;今生的所作所為,多半尚待到後世感報。……佛教相信,唯有重大的業力不能轉變而被稱為定業之外,人是可以憑後天的努力而來改善先天的業因的。……將過去的因加上現生的因,綜合起來,就是當下的果。……可見,佛教的因果定律,也是不離緣生法則的。從過去世的業因到現在世的業果,中間尚須加入許多的外緣,方能成為業果的事實,這些外緣,就是現世的努力與懈怠,作善與作惡。」﹙正信的佛教P55
        「懺悔」的功德是無可限量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懺悔能得四禪樂,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懺悔能入常樂宮,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
        外道因無明愚痴而把自己的身體泡在河水裡去「洗」,以為就此可把罪業「洗淨」。釋迦世尊在巴利文《中尼加耶第二經》(Majjhima-nikaya No.2),「一塊布的寓言」(Vatthupama Sutta)裡,回答一個婆羅門「巴雅華沙」,有關很多人在被公認為清淨神聖的「巴可加河」(Bahuka)裡清洗他們的罪的問題時說:「做了惡業的愚人,可能每天都跳進水裡,但是永遠都得不到清淨。那辛特利加河、畢也加河或巴可馬地河,可以有些甚麼作用呢?它們清洗不了一個有著仇恨和邪惡罪行的人啊!(但)對那些(思想)清淨的人來說,每一日都是吉祥的,每一日都是神聖的……所以婆羅門,來這裡清洗吧,愛一切眾生,假如你不說謊,不殺生,不偷盜,不做貪嗇的人,而又生活在誠實信任中,為甚麼要去加耶河?你的家已經是加耶了。」
        世尊說過:如果河水可以洗淨人們的罪惡,那麼河裡的魚蝦就不會有罪了。因為罪如果能靠「水洗」,水裡的生物早就升了天界,江河湖海裡早就沒有生物了。佛法認為,水裡的生物,是生於畜牲道受果報的呀。
        漢傳佛教不重外力的加持,而重自身的修持,認為一個人死後的趣向,是依其生時或累世的業力,而不是死時僅靠有道高僧的助力。我們在生時的一切所作所為,都藏在我們自己的業識中,除非你已經證道斷煩惱,解脫生死出三界,否則你的業力就會牽引你趣向六道輪迴中。
        佛教的「懺悔」不僅僅是心裡治療,佛法的「懺悔」層次深很多,所以說「懺悔」不是「後悔」,更不是懲罰自己。師父在上面說:「佛教的懺悔是在洗刷染污了的心,使之恢復清淨。」佛教的「懺悔」是給人機會「洗刷染污了的心」(不是用「水」),如果只相信「業力」的作用,不知有「懺悔」的功能,那任何人就等「命運」的安排,什麼事都不做了,那就沒有人去修道了,那是愚癡迷信。而每一個人的「心」都是清淨的,「業」是外來的染污,是能用「懺悔」和精進努力,去改變你的「命運」的!
    聖嚴師父說:「大乘戒不到佛果,不能絕對不犯,不能絕對清淨;小乘戒不到阿羅漢果,不能絕對不犯,不能絕對清淨。所以凡是佛戒,除了重罪,均有悔罪的方法。這是佛的慈悲方便,如果一切戒,只有犯法而沒有悔法,那麼,任何一個眾生也沒有學佛成佛的可能了。」(戒律學綱要P294)
        我們盡量持戒不要犯戒,但也不是整天提心吊膽怕犯戒。《菩薩瓔珞本業經》說:「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我們只要能盡力做到三世諸佛教導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去做,那就是修行。
        聖嚴師父說:「我們欲起善念,但由於殺盜淫妄的外境影像,反而使你的心隨著它動,這也是平常事;只要你清楚那些是妄念,而不跟著妄念,發生身口二業的實際行為,便不會構成行為的果報。……造業而構成業的果報者,必須是意業加上口業身業;就是心理的活動,配合著你身體及語言的活動,……如果僅僅心裡想要做什麼,但沒有付之行動,只是心動了一下,縱然有果報也很輕微,甚至不會感果報,因為沒有造成事實,未犯罪。」(禪的生活P200)
        佛法說「人身難得」,所以我們要珍惜這一生,要善於好好利用「人身」此得天獨厚的「道器」,抓緊時間努力精進修行。如果我們已很努力,但還病苦不斷,那是宿業太重。但「宿業」並非「原罪」。斯里蘭卡羅睺羅法師說:「佛教裡根本就沒有所謂罪的觀念,一切惡法的根本是無明與邪見。」(釋迦的啟示) 佛教不認為人有「原罪」,同樣,佛教不認為單靠懺悔就可以完全免罪。佛教認為人心是純淨的善的,所有的「宿業」都是外薰的,既是外來的,是可以清除或減少的。
        「惡業」的果報是可以通過修善救生修行,總之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去改變的。也就是努力精進,努力去改變,而不是等命運的安排,懂此道理,眾生才有希望!再重的罪,只要真心「懺悔」並努力改正,也就是通過行善修行,最少可求得「重罪輕報」,否則重犯就沒得救了;但也不可能不報,否則就不符因果律則。
        我有朋友過去為了生活賣咖哩雞,每天都殺過百隻雞。信了佛以後,認識到自己殺業非常重,加上孩子都大了,後來她結束了生意。為了懺悔過往的殺業,她發願餘下的半輩子吃長齋,每天拜佛唸經。我認為知錯而改,放下屠刀戒殺生是非常好的,但懺悔了過往的殺業後,還要盡力去補救。也就是在戒殺生吃長齋的同時,應該盡力去救生放生。你殺了人家的生命,就去救其他眾生的命,這樣才是積極的修行。
        聖嚴師父說:「放生是從戒殺而衍生的,也可以說,戒殺的進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殺僅是止惡,是消極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積極的善行;如果僅僅止惡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學佛群疑P24、26)
         佛教是講因果法則的,聖嚴師父說:「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罪業各人消。」自身功德是靠自家修的。師父說:「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須接受;但是在懺悔心生起之後,心發起之時,未發生的果報也會跟著轉變。」(學佛群疑P53)師父認為,代眾消業的見解來自神道教,並非佛法。佛教認為定業不可轉,唯一是本身的修行與努力,或可略為抵消本身罪業,猶如戴罪立功或可獲減刑那樣,但不可能無罪。
        我常勸導初學佛的同修,有機緣就要皈依「三寶」,進而受「五戒」,信心堅固再受「在家菩薩戒」。千萬不要擔心受了戒守不了,前面舉《菩薩瓔珞本業經》說:「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你總不會自認為「外道」吧?皈依受戒以後,就會時刻以佛門弟子嚴格來要求自己,雖然因為宿業的影響,你還會有時控制不了自己,有時還會犯某些小戒(大戒肯定不會再犯了),努力精進修行,肯定越來越有修為,甚至在睡夢中也會記得自己是佛門弟子,不會犯戒了。
        聖嚴師父說:「三歸也是戒,因為戒是禁止的意思,三歸之後,也有三種禁止:第一、歸依佛,盡形壽不歸依天魔外道。第二、歸依法,盡形壽不歸依外道邪說。第三、歸依僧,盡形壽不歸依外道徒眾。」(戒律學綱要P12)為什麼師父要強調「三歸依」是「盡形壽」受持的?因為「菩薩戒」是「盡未來際」受持的,兩者在時空上是不同的。「盡形壽」指盡此一生一世,此生命終即捨戒;「盡未來際」指生生世世,命終不捨戒,所以來生戒體仍在,緣到之時肯定會再繼續下去。
        聖嚴師父說,歸依三寶的好處有以下八種:「一、成為佛的弟子,二、是受戒的基礎,三、減輕業障,四、能積廣大的福德,五、不墮惡趣,六、人與非人均不能嬈亂,七、一切好事都會成功,八、能成佛道。」(戒律學綱要P67) 所以歸依三寶後的佛門弟子,四王天會派遣三十六位善神護佑佛子,此三十六位善神有恆河沙數眷屬,可辟除邪惡,使佛子出入無畏。
        據傳南洋的「巫師」有「養鬼仔」的習慣,那裡某些海島是以旅遊業為主,酒店旅館之間競爭很激烈,據說有些旅館請「巫師」驅使「鬼仔」去攪擾對立旅館的住客,以破壞該酒店旅館的名聲,所以在那裡中下級的旅館常有「鬧鬼」的事發生(高級的酒店旅館因為財雄勢大,都會請能人來護衛)。我曾經去南洋某海島旅行,同行的大都住得不安樂,雖然只是搗亂式的攪擾,不會傷害人。但我的房間就平安無事,這不是說我有甚麼本事,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佛門弟子,但我不僅皈依了三寶,還受了在家菩薩戒,我絕對相信時刻受到護法善神的護佑。其實「養鬼仔」控制「鬼仔」,而不是超度靈界眾生,實是擾亂冥界的秩序,必受反噬的果報的。
        聖嚴師父在授「在家菩薩戒」的前夜,必先為新戒子宿世在靈界的一切「冤親債主」先授「幽冥戒」,為靈界眾生授四不壞信三聚十無盡菩薩淨戒。為新戒菩薩掃除在修行道上的一切障礙。所以既決心信佛學佛行菩薩道,有機緣一定要受「在家菩薩戒」。
        《華嚴經》說:「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法故。菩提心者則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日,普照一切眾生類故。菩提心者則為明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我們一皈依受戒,那就是「發菩提心」,成了佛門弟子,就是「初發心菩薩」了,凡事都以菩薩要求自己。我們知道了此刻所有苦樂得失病痛,必有往昔的因緣。〈懺悔文〉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諸佛皆懺悔!」皈依受戒,特別是受「在家菩薩戒」,是「三聚淨戒」。
        千萬記住!有病一定要求醫,當年釋迦世尊住世時,比丘有病佛陀也是叫他們去求醫,世尊還傳授過不少醫病的神咒,例如《佛說療痔病經》等等。有病不醫而求什麼「圓滿」,就好像迷信河水能洗淨「罪惡」那樣的愚痴無知。那不是佛教,是不如法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