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僑網]涅槃和證入涅槃

24-          涅槃和證入涅槃
                            ── 果燦阿保 ──

        「涅槃」全稱「涅槃那」(Nirvāna),或稱為「般涅槃」(Parinirvāna)。
        《雜阿含經》說:「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涅槃經》說:「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大乘義章〉說:「摩訶般涅槃那……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蘇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諸行事故。」
        就是說:因為凡人自無始以來,有厭欣之心,所以有貪、瞋、癡、漫、疑等等,造成很多的煩惱;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滅除所有的煩惱。等到煩惱滅除了,生死也就停止了,苦也止息了,到那種境界,超越時空,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已渡到涅槃的彼岸,進入寂靜的大解脫境界,那境界稱為「涅槃」。又因為滅除煩惱稱為「寂」,斷絕生死的苦果稱為「滅」,故「寂滅」也就是「涅槃」。
        「涅槃」是佛教行者所追求的最理想境界。意思是入滅、滅度、寂滅、圓寂、清淨、解脫等等。「涅槃」的境界,是一切都不再執著,是萬法皆空的,是智覺圓滿,是無礙、清淨、正確、安詳、光明,是寂靜的大解脫境界,是指永遠滅除一切煩惱災厄,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是「苦的止息」。「涅槃」是「不可思議」的,是無法以筆墨來形容的,是不身入其境無法領會到的境界。
        因為每個人斷除無明煩惱的當下,便是證了「涅槃」,不一定要等到肉體死亡。所以「涅槃」是有高下分別的。一般可分「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和「無住涅槃」等。
        例如雖已斷了生死煩惱,雖證得涅槃,但斷了生死不等於色身已死(人還活著),故其前世惑業所得果報之(色)身尚在,此種涅槃並不是究竟無分別的,是不徹底,未盡,不究竟,尚有餘依(依著果報之色身)的,稱「有餘涅槃」,或稱為「有餘依涅槃」;
        如果不僅斷盡了生死之因,也不存在生死之果,肉身也已死亡,身智皆灰滅,已無所餘,稱為「無餘涅槃」,或稱為「無餘依涅槃」;
        進一步,不僅達到「無餘」的境界,而且既証了涅槃而不住於涅槃,既解脫生死又不離世間,既自度又度人,此稱為「無住涅槃」,是菩薩道的至高境界。「住」就是安住。
        因為涅槃的境界太美妙了,聲聞緣覺二乘(阿羅漢),不論是否已「灰身滅智」,他們是視生死為可厭,涅槃為可欣,僅是厭離世間煩惱而欣涅槃,以如此厭欣力而至涅槃,則住於涅槃的境界而不再出來了,此種涅槃雖亦「無餘」,並不究竟。
        〈大乘大義章〉中,多次提到菩薩應該遍學聲聞辟支佛道,但不證入阿羅漢辟支佛的「涅槃」,因為菩薩事先有度脫眾生之願心,「遍學」的目的也只為度聲聞緣覺改小向大,修菩薩道。可見「涅槃」是有不同層次境界的。所謂「證涅槃」,是以無漏的正智,證得真理,那是煩惱斷盡,見到諸法實相,證得大菩提,「轉識成智」,大解脫了。但「證涅槃」不等於一定要「入涅槃」,也就是不一定「取證」,不一定住於涅槃。
        就是說「涅槃」之後可「取證」也可不「取證」。菩薩因有普度眾生的願心,同樣是斷盡煩惱,見到諸法實相後,因還有「願心」,有「任務」未完成,故不會即刻證入涅槃,稱為「不取證」、「不作證」。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不證品〉說:「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摩訶薩不應空法作證。世尊!云何菩薩住空法中而不作證?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我今學時,非是證時。」羅什解釋說:「《般若波羅蜜》中,佛為須菩提解之,菩薩欲入三解脫門,先發願,不作證,即今是學行時,非是證時。以本願大悲念眾生故,雖入三解脫門,而不作證。如王子雖未有職,見小職位,觀知而已,終不貪樂,當知別有大職故。菩薩亦如是,雖入小乘法,未具足六波羅蜜十地菩薩事故,而不作證。」(第十七章)     

        也就是說:阿羅漢和菩蕯同樣証了涅槃,同樣解脫了生死,但阿羅漢有很強的厭欣心,所以馬上入美妙的涅槃,並住於涅槃不再出來了;菩蕯雖也証了涅槃,但有度眾生的願心未了,故不馬上入涅槃,也就是「不作證」。這也是聲聞乘不能證佛果,唯有菩薩道能成佛的原因。

 
[留言]:


[Hml]:果燦居士:您講得很明白易懂,阿羅漢與菩薩都證了涅槃,只是菩薩有度眾生的願心未了,故不馬上入涅槃;而阿羅漢則馬上入涅槃。另請教您,佛與菩薩的分別是什麼?多謝您!


[果燦]:很高興 Hml 的共嗚,我是很擔心我講得不清楚。
「菩薩」全稱「菩提薩埵」(Bodhi sattva),漢譯為「覺有情」,意為覺悟的有情。是自覺覺他,修六波羅蜜,上求佛道,以悲願下化眾生的聖者。
 聖嚴師父說:「從最初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的聖位菩薩,菩薩共分五十二階位,只有十二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我們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正信的佛教P7)
就是說,你是菩蕯,我也是菩蕯,不過我們是凡夫菩蕯。在我們這個地球人間,將來會有一位聖位大菩蕯降生成佛,他就是彌勒菩薩,所以彌勒稱為「補處菩薩」,是候補的「未來佛」。
因為彌勒是「補處菩薩」,是候補的「未來佛」,也就自然成了改朝換代的象徵。自從佛教的彌勒信仰傳到中土,中國歷代反抗朝庭的起義,或民間神道教的創立,大都借彌勒之名,唐、宋、元、明、清、民國至如今,都是如此。所以,如果看到有什麼「堂」什麼「道」供奉彌勒,那不一定是佛教僧堂,必須搞清楚。


              ──  2011-04-13 - [僑友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