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僑友網]執著和罣礙

38-            執著和罣礙
                               ── 果燦阿保 ──

        《心經》中有一段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罣礙」是牽掛、障礙,就是「執著」,是固執於某事物而不動不離不捨。佛教修行的目的是在破執,是在解脫生死煩惱。佛法認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萬法皆空,涅槃寂靜。凡夫因無明愚癡,執著五蘊色身,執著邪見,故無法自在解脫。
        修行並非只在形式上,也不僅在認識上,而是在體驗,在實踐。聖嚴師父說:「以理解的態度和方法看佛經,得到的只是知識,不是無漏的智慧……只有以體驗的態度來看佛經,無著的智慧才會自然的成長。」(心的經典P17)所以,並非僅是在學識上的理解,更主要是實踐中的覺悟。例如殺生是大戒,佛教是禁殺生的,但不明禁戒「葷」,南傳和藏傳佛教一般並不禁葷腥,特別是南傳佛教,他們至今乃過沿門托缽的生活,施主供養甚麼就要接受甚麼,廣結善緣,一律平等,不能有所選擇,否則就有了「分別心」。但從慈悲的角度,食素可避免殺生,是應該鼓勵的。「五辛」等葷菜,比丘戒裡指其可以引起口臭和起淫慾。淫戒是比丘戒的大戒,故出家人是必嚴守;為了不使聽經的靈界眾生起瞋,「在家人」誦經之前也應該避免進食五辛,以免引起口臭。
        據報上載,1992年台灣有位八十三歲的老尼,因誤吃了信徒用蒜頭當佐料炸的蠶豆酥,認為「千年道行一朝喪」, 三日後抱憾而終,臨死前在遺書上寫了「蠶豆」二字,對誤食葷辛耿耿於懷。其實她應該遺憾的不是誤食「蒜頭」破戒,修行人是應該嚴格守戒,但修行了幾十年還悟不透「執著」兩字,那更應該遺憾。
        「五辛」並非毒藥,誤食不會中毒,也不用「殺生」。只要心中無五辛,不應執著。禪宗六祖惠能大悟並受衣缽後,為避惡人搶衣缽,曾經多年隱匿獵人群中,獵人以狩獵為生,難免吃肉。六祖當時雖未出家,但嚴格守戒,不得已,以菜寄煮肉鍋,「但吃肉邊菜」,這才是真正「心無罣礙」。六祖是聽了《金剛經》中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這個「住」字,指的就是「執著」,也就是「罣礙」。
        聖嚴師父說:「凡是心裏有計較,有執著,不管計執有還是無,都是罣礙。」(心的經典P141)六祖惠能所說:「不思善,不思惡。」就是要心無罣礙。心無罣礙,無牽無掛,就能「無有恐怖」,就能明心見性,顯出佛心。
       「恐怖」,是驚恐,怖畏,是因為沒有安全感。不僅凡人遭遇危難、災厄,面臨病苦、死亡會感到恐怖,天魔外道聽聞佛法,感覺受到威脅了,也會恐怖。俗世的俠義烈士或所謂亡命之徒,為了他們的信念,可以「置生死於度外」,但除非如「阿Q」式的人物,也並非真的不恐懼死亡。一個離欲超脫,心中已無牽無掛的聖者,已出離生老病死,自由自在,那才真正的「無有恐怖」了。
        智者聖者的「超脫」,並非凡人的「看化」,「看化」是消極的,失望的,灰暗的;「超脫」是因為「諸漏已盡,生死已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無牽無掛了,真正「心無罣礙」了。


[留言]:

[童樂]:啊!保老師:您的每篇佛學文章,我均拜讀,本想寫點感受,但我對佛學知之不多,似乎頗深奧,不敢下筆。本篇中「罣」字我都不懂,查字典才知道。我們很多人都崇敬、認同佛教文化,但如您般鑽研的不多,更難得的能把佛教理念付予行動,您善良、體恤他人。我們平時會遇種種不快,會為某事感到委屈……諸如此類是否就是因為執著和罣礙?我的理解對嗎?

[果燦]:很高興「童樂」能提出問題,你看了有疑問,提出來大家探討交流,總可以找到答案。很多朋友覺得深奧,不明白但不敢提出來,結果當然永遠是疑問。
「罣」字讀「掛」音,「罣礙」是牽掛、障礙,在佛教就是「執著」,是固執於某事物而不動不離不捨。或可解釋成對某事放不下、執著,老牽掛著。並不是不快和委屈。佛教的修行其中重要的是「破執」,也就是要放得下,破除掉執著,執著什麼?就是人類無始以來的一切,愛、恨、情、仇等等,一切的一切,甚至你的學問知識等,都放下,到那種境界,就是《心經》說的「心無罣礙」。因為「心無罣礙」,無牽無掛了,就能「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就能明心見性,顯出佛心,開悟而解脫生死了。
佛法認為一切是「相由心生」,凡夫把宇宙的規律給顛倒了,所以說,到那種境界是可以「遠離顛倒夢想」了。
我已寫了幾十篇,雖然受到很大的阻力,還會慢慢再寫下去,有心學佛,找出來慢慢看,加上 Hml 君和我的問答,總有一天你會突然「通」了,比我還懂了呢!
當然,你不執著,就不會感到不快和委屈。


[Hml]:曾聽說有氣功師「明心見性」了,當時我想,氣功師不是佛教徒,不是修佛法的,能「明心見性」嗎?從另一個角度想,是不是佛教徒才能「明心見性」呢?在此請教果燦居士,多謝!

[果燦]:上一篇留言中講到人死後的去向時,我曾對 Hml 君說:「如果有人很肯定(對你)說他或你死後會去哪裡,你應該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啦!」(因為那是大妄語),現在我再次引用那句話。
因為人人心靈深處皆有佛性,所謂「明心見性」就是說,你的一切外來的煩惱執著都破除了,消失了,你開悟了,你的「佛性」顯露了出來,你已「轉識成智」,擁有了佛的智慧,你已解脫了三界生死,不生不滅了。
「人人皆有佛性」,眾生平等,是不是佛教徒,都一樣有佛性,所以任何人都能夠「明心見性」。古時釋迦佛陀住世以前,就有修梵行的人通過觀察飛花落葉等等,覺悟了緣起法等等諸法實相,因而「明心見性」,佛教稱他們為「緣覺」或「辟支佛」,也就是當時所指的「仙人」,他們可以修到阿羅漢的境界的。
但練氣功是修身,是通經脈練氣。修行是修心,是「破執掃相」,是「解脫生死」。完全是兩回事。氣功練得好,某些時是有些「入定」的感覺,通了任督脈也會有些如「禪悅」的快感,但未「破執掃相」,不能「解脫生死,出離三界」,怎麼能稱為「明心見性」?差天共地!單只他說自己已「明心見性」一句,就証明他未「破執掃相」!


[Hml]:果燦居士,謝謝您的講解!
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修行修心至開悟,「轉識為智」,也就可以「明心見性」了。沒有說只有佛教徒才能做到此事的,不論誰,最主要是修行至開悟,是這個意思嗎?
至於氣功師產生的「入定」而有「禪悅」的感覺,但並非修心至「轉識為智」,故應是對「明心見性」的誤會。可能他把「禪悅」的感覺,誤以為自己「明心見性」了。現在我這樣理解,不知恰當嗎?謝謝!


[果燦]:我在〈開悟與認可〉那篇裡說過:「佛教修煉的目的,就是開悟,悟就是覺悟。到了那種境界,我們心靈深處的佛性就會顯露出來,稱為明心見性,那世世代代牽引我們的業識,就會轉換成佛的智慧,佛教稱為轉識成智。到那種境界,你就是佛(最低的境界也是阿羅漢了),你已不受業識的控制,已能自在的用自己的佛智,所以你已不生不滅,可以解脫生死,出離三界,甚至不受時空的限制了。」
同時我又舉《壇經》中所說:「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因為「威音王是遠古以前第一尊佛,威音王成佛之前,『自悟』說得過去;威音王成佛之後,已有『佛』可以認可,也就是有佛可以鑑定了,所以『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了。」
因為「悟有大悟和小悟。每一個行者『悟』了以後,雖然他自己知道見本性了,他知道了過去未來,他已不受生死的控制了,自在了。但還不夠,他一定要得到比他先得道的高僧聖者的肯定,佛教稱為『認可』。否則他不算澈悟,因為他可能只是小悟,可能只是在修行過程中,偶然見了一下本性,或可能只是見到『瑞相』,並未澈底大悟,他隨時還會退轉。」(關於『瑞相』,以後會專題談談。)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真正的佛教修行者,他修的是菩薩道,他的最終目的是要成佛,所以他不會滿足於解脫道。何況他悟了以後,因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他不知道自己到了何種層次的境界,所以需要得到「認可」,以便繼續再修下去。可是外道不同,他們因為某種原因,有了一些好像「開悟」的感覺(他自以為是的),或有了些似是而非的「特異」能力,就以為自己已經「成佛」了,甚至吹噓自己「比佛還大」了。
氣功練到通了任督脈,那種感覺是會非常舒暢的,但那只是「身」的感覺,不是「心」的感覺,所以我前面說:「有些如禪悅的快感」,有點好像吧了,並不是!完全是兩回事!


                  ──  2011-06-11 - [僑友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