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名相]十八空

十八空:

空(śūnya)或空性(śūnyatā)是佛教的基本術語。在大乘佛教中,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緣和合所出生,沒有實在自體,不能單獨存在,因緣所生故,緣散則滅。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故稱自性空。空性是內在而言,外在的顯示即為空相。但不可因為說空而忽視了因果業報原則,否則就變成為「惡取空」。
〈大智度論〉卷第五十載:「一切有為法展轉為因果。是法中著心取相生見。是名因見。所謂非因說因。或因果一異等。具足空者。若菩薩能盡行十八空。是名具足空。……能行二種空。眾生空法空。是名具足空。復次。若菩薩能行畢竟空於中不著。是名具足空。」
《大品般若經》所舉「十八空」包括: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在佛教派别中有「空宗」與「相宗」之異同。


(詳見[名相8畫]之「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